家不是光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和樂,而是要全家上下一心,共同創建。所謂“同體共生”,家裏的每一個分子,更是彼此共生共榮,因此,要建立和樂家庭,上慈下孝,是每個人的責任。

家的可貴(一)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是止痛療傷的避風港,是親情溫暖的安樂窩,也是怡情悅性的休息處。家庭的和諧對於個人身心的成長、社會國家的安定,都有連帶的關係。我們看當今的社會有多少兒童因為父母不和,放學之後,寧願在外遊蕩,家外找家;有多少成年人也因為家庭不睦,下班之後,寧願流連街頭,吃喝玩樂。這些人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挫折、創傷,都將成為社會的問題、國家的包袱。

家有許多的名稱:家庭、家宅、家第、家府、家門、家屋、家居、家舍、家園……

家有許多的內容:家產、家風、家務、家業、家具、家珍……

家有很多詞可以形容,如家聲遠揚、家常便飯、珍惜家譜、家書萬金、家法伺候、家庭工業、家庭教育、家族製度、家庭生活、家庭背景、家庭糾紛、家庭負擔、家庭副業、家傳秘方……

有很多人物可以稱家,父親叫家嚴,母親叫家慈,還有家兄、家妹;凡是家裏的人都可以,有的稱為家祖父、家祖母、家叔父、家伯父、家仆、家小。

甚至畜生也可稱家,如家禽不是野禽,家雞不是野雞,家鴿不是野鴿,家狗不是野狗。

家有很多的意義。有人以家為天堂,以家為安樂窩;有人以家為地獄為冰窖,寒舍就是貧窮之家。

有的人喜愛家的溫暖,喜愛家的安全;有的人故意蹺家,把家比作枷鎖,比作牢籠;甚至,有的人發誓永不回家;有的人說回家的感覺真好。

家,有的是豪門巨富的家,警衛森嚴;有的是貧苦之家,門可羅雀,淒涼無比。有的家,人丁興旺,五代同堂;有的家,形單影隻,所謂單親家庭,甚至還有獨居老人,這不知是家不是家?

有的家是積善之家、賢良之家;有的家被人稱為暴發戶是不善之家;有的家被人稱為凶暴之家、無緣之家。

有的家可以營造歡喜、幽默笑聲;但也有的家生出恩怨煩惱,雖是親人,也是吵鬧不斷。

在他鄉的遊子一直思念,想要回家,但在家裏的兄弟卻吵著要分家;有的恩愛夫妻共同營築可愛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吵著離婚,各自分家。

俗語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種族,家是家人的共同目標,不管怎麼忙碌,到了晚上總要回家。

家,還有家裏、家外的分別,家人都會有著不同的想法。學生到學校裏麵把學校看作戰場,回到家裏就如天堂。青年人認為家是牢籠,他總要到外麵找片自由的天空。

丈夫在外是一條龍,回家就好像是一條蟲;在外是官長,眾人之上,回到家就是小兒小女的牛馬。女人在外麵都要化妝成天仙美女,回到家甘願做個黃臉婆;在外是大家閨秀,回到家是河東獅吼。老人歡喜居家,不願外出,因為一世的歲月辛勞,不想到外麵再頂著雨露風霜。

俗語說“桃源雖好,總非久戀之鄉”,家居雖然簡陋,總是我自己的家,“金角落,銀角落,不及自己家裏的窮角落”。

·佛光菜根譚·

父母的平安是頤養天年,

兒女的平安是健康成長,

夫妻的平安是和睦相處,

事業的平安是經營得當。

家的可貴(二)

家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如果社會上家不成家,國就不成其為國。因為國家是由許多的家庭組合而成的,家庭則是由許多的人所組織而成。修身才能齊家,家齊,才能治國平天下。

家,是一個奇妙的地方,不管什麼人,天南地北,到了一定的時候,總會想要回家。一般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要回家;在外營生,過年過節要回家。家,有最親的父母,有最可愛的兒女。不管有錢沒錢,家總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有人把家比作天堂、安樂窩,但也有人覺得家就像地獄、冰窖一樣。家,是以愛為中心,如果家中有愛,當然是天堂,是安樂窩;家中沒有愛,缺少溫暖,那就失去家的意義了。

茲以六事說明家的可貴:

一、家庭是溫暖的小窩。家人的親情,家人的甜言蜜語,家人的患難與共,家人無所顧忌的談話,要吃要睡,都是那麼自由,這不就足以說明家庭是一個安樂窩嗎?

二、家人是可親的骨肉。家裏的每一個分子,都與自己有骨肉血緣關係,家裏的人最可信賴,如果連家人都不能相信,世上還有何人可以信賴呢?家人縱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利害關係,一般說,隻要是對外,家裏的分子總是團結一致,這是自然的親情表現。

三、家財是共享的資源。在中國的社會,朋友都有通財之義,家人更有共財的傳統。家裏的錢財,感情好的兄弟姊妹,大家不分彼此,不計較誰用多少,總是共有共享。但是一個家庭的兄弟姊妹當中,如果有人心胸狹窄,或者婚配外人,則家人的親情也好,共享錢財也好,就會受到一定的衝擊,嚴重的還會搞分家。所以,中國傳統的三代同堂,由於時代變遷,慢慢變成小家庭,縮小家庭分子,以維持家財共享的傳統。

四、家風是人格的養成。每一戶人家,都有不同的家風。有的家風以勤儉持家,有的以孝順聞名,有的是兄友弟恭,有的家規嚴謹,有的書香世家,講禮嚴明,更是讓人尊敬。所以,一個家庭的每一分子,為了維護家風的名譽,總是戰戰兢兢地講道德、養性情,因此家風是人格養成的最好地方。

五、家訓是品德的樹立。每一個優良的家庭都有它特殊的家訓。例如《朱子家訓》成為中國一般家庭的模範。再如嶽武穆的母親“教忠教孝”,以忠孝教育子女;“孟母三遷”,也是為了讓家中的子弟不受環境汙染。一般家庭的分子都以家訓為榮,不會對家訓做出反抗的舉動,所以一個家訓能持之數代,不管中庸世家、書香世家、政治世家、農耕世家,都成為家訓的特色。

六、家和是興旺的秘方。家庭雖然都是親人同處共居,但是“家和”是一個家庭的中心要求,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說明家和的重要。如果一個家庭中出了一個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有德的好聚好散,無德的或者染上惡習,結交惡友,在家中需索無度,這個家庭就會生大變故。所以,“家和萬事興”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也是家的可愛與可貴之處。

·佛光菜根譚·

為人父母,要心甘情願養育子女;

為人師長,要心甘情願培育英才;

為人學生,要心甘情願承受教誨;

為人子女,要心甘情願孝養父母。

家的可貴(三)

那年我在榮總做心髒手術,36個小時處在迷糊中,清醒後第一句話就跟醫生說:“我要回家。”醫生一聽大驚,問:“大師,你要回哪個家?”我猛然想到:我出家快60年了,哪裏還有家?回佛光山太遠了,那就回病房吧!病房有徒眾、有許多關心我的人在等著。可見家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要好好愛護家庭。

凡是動物,都有一個家,鳥類在屋簷下、大樹上做窩;牆角邊、廢倉庫是老鼠的家;螞蟻、蛇蜥以土洞為家;魚以水為家;昆蟲、蝶蛾以樹葉為家。看起來生命都希望有一個歸宿。

什麼樣的家才是安全的、溫暖的?

第一,魚以海洋為家。魚當然是在水裏才可以存活,但是,如果它選擇的是一個淺澤或是一個水窪,而不是海洋,那麼這個家就充滿危險性。在淺澤的魚,輕易地便被鷗鳥、鷺鷥所攫取;而數天或數月的烈日會讓水窪幹涸,水窪既涸,魚何以存身?因此莊子才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第二,鳥以山林為家。隻要有樹丫為架,樹葉為蓋,任何一棵樹上當然都可以築巢。但是,獨木上的鳥窩容易成為貓兒覬覦的對象,也易被頑童所破壞,一點也不安全。如果選擇在叢林中築巢,樹林不僅可當蔽障,林中的種子果實也是食物的來源。因此山林才是鳥類安全的棲息之地。

第三,人以屋舍為家。人類的幼年期較其他動物長久,對家的需求更殷切。但僅具遮風避雨功能的屋舍,不見得是安全的所在,有些家庭潛伏的危險性比其他的地方更可怕,例如夫妻不和、家庭暴力,整個家庭充滿火藥味兒,使人在家裏受到重大的傷害,甚至有家歸不得,也不想歸。一個屋舍,還要有家人相互關懷、互相尊重的內涵,才能成為保護、長養我們的地方,才能成為“家”。

第四,道以空無為家。出家人的家在哪裏?寺院是我的家嗎?寺院不是,寺院是大眾修行的地方,不應該是我的家。那麼,修道人的家在哪裏呢?修道人應以空無為家。空無不是沒有,虛空有沒有呢?虛空擁有天地萬物。修道人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大如虛空,以天地宇宙為家,視萬物為家人。

家的意涵不僅是一個窩、一個巢、一個洞、一間房舍,家應該是溫暖、安全、和樂的所在。

·佛光菜根譚·

勇猛中要有慈祥,慈祥才能讓人信服;

慈祥中要有力量,力量才能讓人跟隨。

家是心之所在

曾經看過報道,近幾年有自稱國際公民的現代吉卜賽人,打著“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號,在不同國度不同城市之間穿梭,或許是倫敦、紐約,或許是東京、悉尼,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哪裏,哪裏就是“家”。

家,有很多的意義。有人認為家是天堂、是安樂窩;有人認為家是地獄、是冰窖。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法華經》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經》言:“居家迫迮,猶如牢獄。”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樂,但是“家”如“枷”,我們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縛起來嗎?

我們每個人都來自“家庭”。“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裏即已出現。《周禮》一書言:“有夫有婦,然後為家。”《禮記》載:“昏禮,萬世之始也。”從這些記載可以明白,男女結合並建立婚姻關係,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整個社會製度的基礎。

不過,最早的遠古社會,人們過著雜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謂婚姻、何謂家庭。婚姻、家庭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形式。而隨著曆史的演變,婚姻關係也從“多數配偶製”“一夫多妻製”,到現在尊重人權與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製”。現代家庭的定義應該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關係,而共同生活的社會組合單位”。

說到家庭的功能,《禮記》裏認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傳統的婚姻為的是傳宗接代,家庭則是養兒育女的場所。不過,現代人際關係密切、緊繃,人我競爭激烈、複雜,不敢說是絕後,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養護、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們更得思考如何培養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傳授文化知識、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念及增強未來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

家庭中的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麵;即使是雙胞胎,麵孔相同,心也不同。從有形上而言,家不隻是讓我們居住,延續我們的生命,維持我們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應該共同護持家庭的需要,共同為家庭製造歡樂,如買一盆花、掛一幅畫,營造居家品質;有幽默感,帶給家庭歡樂的氣氛。就無形上來說,家是由相互關愛、相互依賴所凝聚的,若要家庭幸福美滿,成員相親相愛,彼此之間要有互相體貼、扶持、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動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