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帳篷,通常十人為一個,五千兵馬,至少要搭建數百帳篷。然而,這次,卻是搭建了百十個大帳篷,標準的蒙古包樣式,一個帳篷內至少要容納幾十人,甚至更多。
但顯然這樣很擁擠,並不適合長久戰,消耗戰。
另外,後勤保障也不充足。
由此可見,正如我猜測的那樣,這一波人馬必然采取強攻,速戰速決,因為耗不起。
鐵木雷看後,問我,“東哥,你看何時開戰?”
“今晚就說不準,趕快傳令下去,下午軍隊休整,天黑之前集合,依我看,今晚必定要分出勝負!”
……
是夜,果不其然,趁著月黑風高,元城外的軍營突然連續掩殺出三彪人馬,分左中右三股,兩邊的兩股直取元城兩側,每支人數五百,中間一彪人馬足夠有兩千,這支主攻正門。
在黑暗中,三股人馬猶如三股暗流,展開無匹的氣勢,又好像張開的手掌,似乎隻需輕輕的一抓,就把元城如氣球一樣的捏爆。
隨後,半個時辰,攻城戰打響。
虎狼之師,儼然一隻發狂的凶獸,狠狠的衝擊元城唯一的城門。而兩側的軍隊,則是個個身手矯健,順著陡峭的山坡潮水一般的湧上去。
山頂上的烽火台終於點燃,沉寂的元城也躁動起來。
元城不是沒有準備,而是等待時機,當對方送到嘴巴前若是再不下口,那可說不過去了。
而依靠天險之利,元城的守軍以一敵十,戰鬥力強大到無法形容。
特別是山上的守軍,那才叫得勢,準備好的石頭,大塊的用腳踹,小塊的搬起來往下砸,根本用不到弓箭,區區幾十個守軍便輕易的把對方壓製下去。
天色黑暗也無法估計對方的損失,但每一波攻勢他們至少要折損幾十個士兵。
元城城門前的攻防戰也呈現一邊倒的局麵,問題的關鍵,元城僅僅開辟了幾丈寬的出口,這個狹小的出口根本就容不下太多的士兵。
就好像小河溝捉魚一個道理,在河道的下遊,兩邊都堵上,中間隻留一個小口子,別管什麼魚,隻要遊過來,就往步下的漁網裏鑽。
他們攻打元城,幾乎是同樣的節奏,有多少人攻到城門前,便會倒下多少人,而人數再多,根本不能一窩蜂的攻進來,也是徒勞,也是枉然。
攻防進入膠著狀態,拚殺場麵無比血腥。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突然,攻城的鐵紮爾部後防大亂。
其實不隻是他們的後防,就連他們的軍營也亂成一鍋粥。因為,不知道何時,從周圍突然冒出數之不清的人馬,趁著鐵紮爾部攻城後防空虛之際,來了個反包圍!
然後,更加讓鐵紮爾部感到驚魂未定的是,不光如此,他們的軍隊內部也出現大股的叛軍。
在最要命的時候,這些人反戈一擊。
為了與鐵紮爾部區別開來,這些人都在右肩頭纏上白布。
裏應外合,攻其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