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紮爾部的大勢已去,沒有抵擋半個時辰,鐵紮爾部的首領,大汗鐵木佳和鐵木鬆等人,率領著一支小隊突圍成功,落荒而逃。
隨後,元城城門的瞭望台上,開始不停的有人喊話。
“你們的首領已經逃走了,放下兵器,舉手投降!”
“我們都是兄弟,隻要棄暗投明,不計前嫌!”
諸如此類。
本來,鐵紮爾部和元部是一起的,當即,隻剩下少數死忠奮力頑抗,而大多數士兵,直接繳械投降。
戰鬥又進行一刻鍾,終於停止下來。
元城此舉大勝,不僅損失很少,而且還收過來近三千軍隊。
鐵紮爾部五千軍隊,除了鐵木佳等人帶著幾百小隊逃走,死傷一千多人,而元城因為戰術得當,幾乎是兵不血刃,輕而易舉拿下勝利。
第二天,整合軍隊,元城的軍隊人數由原來的三千人,猛增到六千人。
這次可謂元城初戰告捷,鼓舞人心,提升士氣,元城上下,大街小巷,歡騰雀躍,如同慶祝自己的節日。
不過,好的開端並不意味著以後會順利,我們謹慎樂觀,因為我們幾個都清楚,更大的威脅還在後麵。
鐵紮爾部的情況鐵木流和鐵木雷最清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然而,真正的對手卻是烏冼部的烏冼度,他們的部落更大,軍隊也更強大。
我卻通過這場攻防戰,嗅到危險的味道。提議鐵木流,元城雖然堅固,但並不是無懈可擊,如果對方實力太過強大,我們將如甕中捉鱉,到時候恐怕想逃都沒機會。
所以,就算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擊敗來犯之敵,可終歸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我建議,除了元城的南門之外,我們應該另外開鑿三個暗門,當然,也可以稱為後門。
狡兔三窟,不能一個門把自己給憋死,無論何種情況,也要防微杜漸,未雨綢繆。
“安答,那我們該怎麼做?”鐵木流問道。
“挖隧道!”我解釋道:“開通三個暗門,平常我們可以不用,但關鍵時候絕對能用得上,比如,派兵偷襲,南門是明擺著的,我們一打開對方就能看得見,所以,這顯然不行,但是如果從暗門悄悄出去,勢必事半功倍,讓對方措手不及。”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以防萬一,假如元城被攻陷,我們往什麼地方逃?就算翻山逃出元城,可跑到外麵對方用騎兵很快就能攆上我們,因此,開鑿的隧道至少能保證騎兵順利通過……”
鐵木流和鐵木雷點頭稱是。
事無巨細,但忽略了細節,有時候卻很關鍵。
於是,此後,元城又多出一項工程,並且由最為忠誠的士兵暗中進行。
我重點監工這項工程,而自己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別的不說,那把牛角匕首就是開鑿隧道的一把利器。
三個隧道同時開工,不過才剛剛打通一個,原城外,再次大兵壓境。
這回顯然比上次更加厲害,一下子湧入一萬多人馬,就算站在瞭望台上看,一望無盡,無邊無沿。
但相比於第一次,這次軍營設在距離元城五裏的地方,中間的緩衝帶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