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的發生,是多年以來普通勞動者低工資水平造成的惡果。而太多貧困人口的存在,就決定了你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是要有針對性的麵向他們,去對症下藥,找錯了方向,一切都是白搭進去。我想的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就不能放棄某些僅僅自己私人的利益,而寧願讓一種不公平的秩序,就一直不停的運轉上去?要知道,高暴利導致高風險,即使是你個人的行為,也可能造成整個社會的危機,造成整個社會的突然神經失控。你就不能,放棄一點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使大多數人的生活,有一點實質性的改觀?這樣的話,經濟平穩進步,社會和諧共信,對每個群體的人來說,都不至於造成什麼怨言。
但是,在一夜之間,狂富的神話一下子被掀倒在地。那麼多的成功學,那麼多的名流雅士,對這一場經過還一直抱著觀望懷疑的態度,他們還在癡呆的等待著黃金盛季的到來。隻是這好戲可能不會再次上演,假如還是停留在部門的利益上,停留在自己的圈子裏,並不能從整體和大局上去看這些問題,這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更壞。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人竟然還幼稚的以為,農村的土地,是最後一塊未被劃分開的蛋糕,是由於農村生產力的落後,才導致了他們的貧窮,才導致了內需的跟不上去。於是要實行的巨大措施是,就是把土地能實行流轉,使土地能夠正常進行買賣。
說起來是一個宏偉而且冠冕堂皇的計劃,是為了貧困人口的長遠未來。但我弄不明白的是,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農村年輕人,都在外麵打工,他們的勞動所得,也多半來源於城市的地方。土地不出賣,對他們的實際生活本不造成大的影響,他們還可以象候鳥遷徙一樣,在冬天的時候在家裏度過暖冬。但是假如真的出賣了所有的土地了的話,那他們絕對就會變得一無所有,他們就隻能在城市裏生活下來,但由於房價的高昂,他們就隻能在整個城市裏流蕩。而過於流蕩又沒有很正常保障的生活的這部分人,由於在夾縫裏的生存,又由於沒有了別的鄉土的保障,就很可能轉變成流民。而自古以來中國流民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力,都是巨大的甚至是超過了人所能擁有的控製力!
西晉末年,流民的衣食無著,導致了社會不安定的狀態,持續了多少年!元末的流民起義,同樣造成了這樣的後果。因此,對於那些隻會損害下層人根本利益的事情,在一個人口泱泱的大國,從來都要慎重之重。而那些一味鼓吹卻又沒有了解具體國情的書呆子,當然有必要對他們的教育進行反省,對我們的整個教育體製,也要有一條新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