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麵(2 / 2)

突破重重雲幕後,穿梭機改變了引擎工作模式,不再噴氣,而是轉為閉循環模式,核聚變引擎驅動的高能高溫粒子流噴出,長達42米,於機身六倍長度的等離子烈焰使飛船產生8G超重,陳景鴻被死死壓在座位中動彈不得,隻能默默地看著舷窗外,本已沉入地平線的太陽再次升起,日落變成了日出,隨著角度的改變,日出再次變成了日落。

如今來往太空已是家常便飯,陳景鴻正飛向曾經的科幻設想中的同步軌道太空電梯軌道站,在A096港,他將乘坐擺渡船前往地球時代號。

今天是最後一天。

.......

在擺渡船中,陳景鴻毫無倦意,於是連接機載虛擬機,隨便觀看著網絡上的信息。

正值新舊交替之時,新發明新創造有如潮水湧現,其中一件被描繪過多次的技術受到殖民隊的重視,這就是虛擬世界技術,它有個舊稱,虛擬機。

通過數百兆兆次電流的通斷,虛擬機可以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做到的事,虛擬機作為一個科幻概念,從想象變為現實用了一個世紀,完善改進用了半個世紀,區別於製造虛擬機的漫長時間,如今虛擬機的作用,就是讓想象在幾秒鍾內變成現實。

例如,製作(發明)一柄電鑽,從前是經過許多次研製,做出很多廢品,最後才有成品,曾經是在電腦上進行繁瑣的建模,再4D打印出成品,相比較現在的技術,是對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

而現在,連接虛擬機,在腦海中想象一個存在的事物,可以瞬間建模,並且計算機可以輔助完善設計;想象一個不存在的事物,也能建模,描述物體的功能,計算機可以自動建構物體的材料和結構。

如果是全新的事物,例如:假若沒有筆,現在科學家需要用發明筆,不需要費心費力畫設計圖然後與他人解釋筆的原理和如何製作筆等等問題,隻要科學家完全理解筆的結構,就能夠建模並定義各個零件的材料,計算機將會找到如何製作筆的零件的方法。

如果一位科學家知道筆芯的原理,另外一個科學家知道筆筒的原理,他們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那麼兩個人便可聯機組合彼此的想法與設計,並以計算機的智能輔助設計,直到把筆發明出來。

在人類繁茂的科技樹的各種甚至每一個枝丫上,虛擬機都有大量的應用空間,殖民隊想到了很多應用,其中一樣是比較重視的:關乎於虛擬機的這個建模技術,不僅僅是3D建模,建模技術準確的說叫做具現技術,能把人的內心所想展現出來。

這個具現功能的強大,表現在它能使不懂作畫的人也能描繪心中的圖畫,普通人做了個夢,想以此和別人閑聊,也不必想大段的形容詞,來描述他所做的夢,隻消連接虛擬機,在腦海中回憶,就能把夢中的圖像具現成視頻播放,這就是電影《綠燈俠》中那隻可以具現想象的戒指,具有幻化萬物的力量。

這種方便的圖像化表達,使藝術創作得以大量湧現,旅途中有很多不測,殖民隊為此特別設立了一個活動,設立命題,征集應對方案。

這是一次命題的新(子)文明與人類文明的全民科學幻想大創作。

陳景鴻隨手打開征文網站首頁,他比較喜歡看書,所以會關注這類征文活動。

其中一個命題引起了陳景鴻的注意。

《格利澤581g上若存在外星文明,我們(或它們)會(應)如何應對文明的接觸?》

對於以後的家,格利澤581g星係,爭論最多的就是其上是否存在本土文明,至於為什麼不說生物,是因為其上條件太優越了,必然早有本土生命,自然環境的優越也是殖民隊選擇其為目標的原因之一。

深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顯示格利澤581g星係存在四顆行星,其中兩顆類地行星在內側,兩顆類木行星在外側,兩顆類地行星都在宜居帶內,重力環境與地球相似,大氣環境經過光譜探測與地球有部分差異,稍微進行一些過濾就可呼吸,還有一件事,最內側的那一顆類地行星已經形成了潮汐鎖定,並且.....比較特別。(將在正文描述)

30光年內再無如此優越的星係,格利澤581g已經必然是殖民目標,要確定的是如何應對可能存在的本土文明,有很多可能性,也有很多應對方案,殖民隊的征文活動發起人成立了一個小組,從全民中挑選有價值有科學性符合相應命題的方案加以改進,成為儲備方案之一,被選中的可以獲得豐厚獎勵。

陳景鴻閑著也是閑著,隨手點開了排行榜第一,評分最高的一本書,開始閱讀。

虛擬機有功,現在的一本“書”已經不限於文字表達,讀者可以選擇多種模式,前提是作者有所開發這部作品的多種版本,陳景鴻選擇了沉浸式閱讀,即圖像音頻表達模式,如同看一場電影。

感知逐漸斷開,世界黑屏,陳景鴻等待著,等待著即將呈現的世界。

《紀元:完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