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澤581g-A1,編號GLZ581g-A1,分隔符前表示所在星係的名稱,分隔符後的字母和數字分別表示第幾顆行星和該天體係統中的天體總量,如果存在衛星,那麼還會增加一道分隔符。
人們為了方便稱呼將這顆行星命名為格爾曼,沒有神話內涵,命名理由是因它的編號簡寫“ga1“看起來像gal,有人擅自加了個“男人”上去:galmen意譯為“圍繞格利澤的男人”,音譯為格爾曼。
格利澤是一顆光譜型為G、呈現白偏黃色的主序星,正值壯年。格利澤581g中“格利澤”是最先進行觀測記錄的那位天文工作者的名字,在幾百年前第穀的星表上,這是被觀測記錄的第581顆恒星,“g”是它的光譜,這個星係的名字由此得來。
格利澤的表麵溫度平均在8600度,而格爾曼的運行軌道略超過了這個星係的宜居帶內沿,因而行星地表炎熱,大氣活動劇烈。
格爾曼的質量稍小於地球,以黃道麵為赤道,半徑5171公裏。大氣成分由62%的氮氣、16%的氧氣、21%的甲烷和一點二氧化碳與稀有氣體,大氣顏色呈現藍偏紫色,存在豐沛的液態水,因而海陸麵積比大於地球,存在磁場,也產生極光。
以黃道麵為赤道,格爾曼擁有的兩條自轉軸分別處在六度十二分和七十九度三十七分的緯線上兩條自轉軸幾乎相互垂直,也分別近似的垂直和平行於黃道麵(或者說赤道),為方便理解,將兩條自轉軸簡稱為X和Y軸,對應垂直和橫向。
Y軸旋轉緩慢,與格爾曼的公轉形成了共振,即潮汐鎖定,現在,忽略X軸,格爾曼與格利澤的關係就如同月球對地球一樣,因為稍有些宇宙常識的人都知道月球和地球產生了潮汐鎖定,平日裏我們看到的月球,總是將固定的一麵朝向我們,另一麵則永遠背著我們,是看不到的。
而麵對著我們的一麵永遠保持不動,因為月球隻有一條自轉軸,現在把格爾曼的X軸賦予到月球上,月球就有了兩條自轉軸,這時,麵對我們的那一麵就如同唱片般逆時針旋轉起來了,這就是格爾曼擁有兩條自轉軸的旋轉情況。
如果還沒明白,我用更通俗的辦法解釋一次:想象一個兩側各有一厚鐵圓片的杠鈴,編號為1、2,1號就是格利澤,以1為中心,讓杠鈴圍繞1旋轉起來,這時2格爾曼鐵片始終有同一麵對準1格利澤,無視格利澤,一圈旋轉過後,2鐵片麵朝格利澤的那一麵旋轉了一周,它的轉軸就是豎直的Y自轉軸。
在杠鈴以1為中心旋轉的同時,2鐵片本身也在像輪子一樣繞著鐵杠旋轉,這就是橫放的X自轉軸。
至此,格爾曼的旋轉情況已然揭示。
因為兩條自轉軸和潮汐鎖定的存在,格爾曼上不同地區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奇特的景象。
仍用地球做類比,格爾曼的兩極區域反而失去了極晝和極夜,反而因潮汐鎖定出現的固定的向陽和背陰麵出現了極晝和極夜。
這是真正的極晝和極夜,格爾曼的向陽麵已經烈日茫茫陽光燦爛了數十億年,太陽從未在這塊天空中落下,這是近乎永恒的光照;而在背陰麵,星空在這裏亙古停留,像一群無聲靜默的幽靈靜靜的注視著這裏的原野,長夜漫漫亦有數十億年。
但格爾曼的兩條自轉軸不是真正垂直或橫向的,X軸和Y軸有著微小的斜率,傾角分別在十一度二十三分和六度十二分中,這導致了格爾曼不同地區別樣而奇特的天文現象:
在緯度高於七十九度三十七分的區域,太陽繞著圈兒在地平線同一側的相近不同位置起起落落,形成長達九小時的夕陽和黃昏,在緯度低於七十九度三十七分的區域,太陽在天上某個角度日複一日的圍繞一個看不見的點旋轉,又或者是燦爛的星空像一張巨大的黑膠唱片年複一年地轉動不惜,一次次地奏響宇宙靜默的歌謠,在格爾曼上,太陽和北極星都可以用作估算時間和緯度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