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四章 龍(2)(1 / 3)

“龍哥哥,為了表示我的友好,我可以說說我對龍的認識嗎?”雲鵬說道!

青龍看著雲鵬這個超級大無賴說道:“好吧,你說吧!不要瞎說要不……”

雲鵬看著青龍的表現:“說道,我不會瞎說的!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隻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在中國,龍為神話中的神異動物,在陰陽宇宙觀中代表陽,是民族的象征和王室的標誌。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傳說能隱能顯,春分時登天,秋分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曆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中國人經常自稱“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鳳凰(朱雀)、麒麟、龜(玄武)一起並稱“四瑞獸”。(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猰貐、居、貔、狻猊。)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國天文的四象。中國原龍最早曾一度起源於原始圖騰文化,但本質與主流卻不能簡單歸結為原始圖騰文化。因而表現出以下本質特征:

1.源於圖騰,超越圖騰中國的龍文化在現代中國絕非僅僅存在個別遺跡,而是依然保持強大生機,揚棄掉封建主義、神秘主義、專製主義的消極因素,中國龍文化在國家統一、民族複興中雖不能起到曆史上的那種主導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對中華民族有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2.不是實物崇拜,而是文化創造圖騰文化本質上是原始社會的氏族文化,而中國的龍,最初形態的原龍,即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前後,這是中國原始社會的解體期,中華文明時代的起源期,後來是中華文明中國的龍,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種原型,但本質上並不是自然界中的現有實物,而是基於民族文化觀念的文化創造、文化符號。時代的形成期。”

青龍聽著雲鵬說看著朱雀說道:“恩,不錯不錯還能知道點!看見了吧!這個小子還行!”

“青龍你變的也很快!”白虎那邊笑嗬嗬的說道!

“我還知道很多呢!比如說龍族有很多內涵的!”雲鵬說道!

青龍露出了越來越喜歡雲鵬的表情說道:“小子快說說!”

雲鵬看著青龍也感覺到了其實青龍也喜歡很臭屁的說道:“中國的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複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觀念第一層,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

第二層,龍的理念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後麵,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係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陰陽矛盾關係的和諧,多元文化關係的和諧。

第三層,龍的精神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於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衝突。是不是龍哥哥!”

“不錯不錯,小子說的不錯!還有什麼快說!”青龍說道!

“還有就是龍的精神。龍的足,為九州列土封疆,龍的心,為民族寄托希望,龍的魂,為華夏譜寫篇章,龍的骨,為中國鑄造脊梁!滔滔黃河,滾滾長江,是龍的血脈潺潺流淌;夏商周漢,魏晉隋唐,是龍的翅膀振振翱翔。五湖四海,三山五嶽,百萬裏方圓錦繡一方;元明清後,建共和國,五千年上下源遠流長……悠久的文明,令人神往,美麗的傳說,淒婉感傷,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壯,不敗的鬥誌,奮發激昂!盤古開天,女媧孕養,龍的傳人代代成長,後羿射日,誇父逐陽,龍的子孫世世流芳!

八百裏長城,阻不住孟薑,阻不住那百轉柔腸,三千尺天河,隔不斷牛郎,隔不斷那萬仞剛強!動人的故事,源於質樸善良,善良的民族,無愧禮儀之邦,民族的傳統,皆為溫良儉讓,民族的性格,向來無畏刀槍!龍的故鄉,龍的精神萬眾傳揚,龍的精神,龍的兒女熔鑄身上--經曆了數千年滄桑,哪怕是十萬裏遠航,誰也不會忘記我們的祖上炎黃!晨風颯爽,夜雨瀟湘,精心雕琢著龍的模樣,冬雪融融,春雷朗朗,龍的氣度照進人間萬象!曆盡了無數雨雪風霜,不斷譜寫著沁人篇章,巨龍昂首於新的曙光,世紀的鍾聲也為之敲響!

皇族的龍和民間的龍在中國封建社會裏,龍成了皇權的象征。漢代以後,龍就逐漸代表皇帝了。那時候,皇帝的身體叫“龍體”,臉叫“龍顏”,穿的衣服叫“龍袍”,坐的椅子叫“龍椅”,睡的床叫“龍床”,就連皇帝的子孫也叫“龍子龍孫”。到了元、明、清時期,皇帝龍袍上和宮殿中龍都成為五爪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