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我陣亡的六個私屬兵力全部複活,畢竟不滿10人,90%的複活率相當於100%。這也讓我既拿到了軍功,也沒有損失兵力。打一仗下來,反而多出了一個NPC的兵力。當然,這點兵力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下一個遊戲日我肯定能夠勸降到一個曲的兵力,其中半個曲都是NPC。那將成為我的主力。至於私屬兵力,除了增加了一個部的兵力之外,依靠殺敵還得到了超過一個曲的兵力。也就是接下來我已經擁有兩個曲的私屬兵力了。隻不過戰後得到六級等級和五個將格獎勵的私屬兵力,就隻有那複活的一個伍兵力了。
帝國戰區。這個遊戲日的戰爭在我軍和廬江太守陸康之間展開。陸康不是匪,但袁術看他不順眼,當然,更主要是看廬江不順眼,想要奪到手裏,所以袁術要打廬江。而孫策現在是袁術的打手,所以孫策要帶著自己的大軍進攻廬江。陸康是二級武將,手底下擁有一個裨帥部的兵力,孫策奉命帶著一個參帥部去打仗。不過這一次,我能夠帶來的兵力就多達25個裨帥部了,超過了一個副帥部。至於其他玩家帶來的兵力,則相對少一些,隻有三個參帥部。但仗依舊還是那樣打的,私屬兵力照例前去送死,消耗陸康的城防力量。最終還是帶著一個參帥部的大軍攻進城去,直接把廬江拿下。依靠我的勸降,又有十個遊帥部的兵力做了內應,讓廬江城產生混亂,4.5個參帥部的兵力卻擋不住一個參帥部的淮南兵。當然,陸康不是匪,這也就意味著廬江的大軍不是黃巾,實力還是很強的。所以袁術這一個參帥部的兵力也損失慘重,最終損失了三個牙帥部。但反正兵是袁術的,我們並不肉痛。同時我還得到了意外的收獲,除了活捉陸康之外,還得到了曆史武將焦仲卿和劉蘭芝。雖然不是頂級武將,但好歹也是名將。
小氣的袁術照例口頭表揚了打手孫策。而我也得以成為廬江太守。其他玩家也各自得到了自己領地和領土。而在這個遊戲日,除了繼續得到一個冀州、一個兗州、一個徐州、一個豫州之外,我軍還得到了一個揚州。也就是說,孫策陣營的地盤達到了30個州。而在海上三州,我又得到了33個遊曠部的兵力,總兵力擴充到168個遊曠部。我依舊沒有浪費麾下武將的兵種,隻讓這些兵力成為一招一的宮商兵了事。
亂戰。這個遊戲日新開了印加戰區。跟瑪雅戰區一樣,我軍也不打算打印加。但同樣跟印加玩家商定,到時候給我一個通道。其餘戰區照舊。北路大軍已經占領了阿特蘭蒂斯戰區北方三州。南路大軍距離特州還有一個遊戲日的航程。
於是新的遊戲日又來臨了。這個遊戲日的頭牌戰爭,落在格陵蘭龍國戰區。照例是按部就班。而天竺龍國的爭霸劇情也開始了。我抽在印度龍州陣營,卻被搖在了恒龍州,又是一次長途跋涉。而且最為要命的是,這一次長途跋涉,竟然要經曆十個陣營的戰爭。無可奈何,也隻得一場場來打了。而第一場的戰爭,跟華龍國戰區也大同小異,無非就是自己提升軍職,讓一區陣營出去送死。最終的結果,也是我的軍職提升到部長。
華龍國戰區。終於進入了爭霸劇情的第二個遊戲日。這個遊戲日我軍進入了珠龍州,地頭蛇是珠龍州大軍,以及剛剛從長龍州和南龍州回到珠龍州的兵力。由於長龍州戰爭的玩家首領也是海龍州的,所以派在前麵的炮灰成了運河龍州的玩家。於是長龍州的珠龍州玩家,得以全編製回到了珠龍州。而南龍州的珠龍州玩家,雖然做了炮灰,損失也並不是太大,也就是損失了三分之一兵力而已,主力還在。由此,珠龍州現在的兵力,就擁有了長龍州回來的兩個玩家單位,地頭蛇一個玩家單位,加上從南龍州回來的1.7個玩家單位,共是4.7個玩家單位。而我軍的兵力,則包括從南龍州過來的長龍州、運河龍州、黃龍州、淮龍州、海龍州一共10個玩家單位的兵力,外加從長龍州回南龍州的兩個玩家單位兵力,一共是12個玩家單位兵力,依舊占據優勢。我的戰法還是一樣,長龍州打先鋒,運河龍州其次,其他幾個陣營玩家靠後,我自己位置突前,找一個安全位置廝殺。戰後我招降到的兩個隊NPPC一起,殺敵一個師,在把我的軍職提升到上將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一個師的私屬兵力和一個部的NPC兵力。私屬兵力我沒有再派出去,現在已經不需要他們去衝鋒陷陣了,還是迅速提升實力是正經。而我的私屬兵力總兵力,已經多達兩個師。
帝國戰區。這一日的戰爭為“戰張英”。目前孫策麾下,多了一個頂級武將周瑜,外加四個一級武將朱治、呂範、張昭、張紘。同時這一戰也是孫策正式崛起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