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軍銜達到了偏帥,累計軍功足以被分封為郡守。所以孫堅和我都是長沙太守。隻不過孫堅依舊是主公。同時,朝廷還給我分封了一個長山太守。這個長山太守讓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的軍功實在太搶眼了,誰也不願意在自己的陣營裏分封一個孫堅的部將做太守,於是隻能把我分封在蓬州。而目前整個蓬州,也就不過一個長山郡有太守。這也意味著,我不僅是長山太守,還被朝廷風味蓬州刺史。刺史不如州牧,隻起到管理作用,但好歹也可以撈到整個蓬州的油水。在帝國戰區的追隨戰結束之前,蓬州這個水軍基地給我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我之外,其他玩家的軍功都不是太多。所以人人都隻有自己的玩家領。但讓人鬱悶的是,整個蓬州的玩家領,都不是孫堅陣營的玩家所擁有,全部落到了其他陣營或者無陣營玩家的手裏。盡管目前我手底裏擁有一個健曠部的蓬州係統兵力,卻都分散在蓬州各地,而其他玩家卻有一個健曠部的兵力可以在整個蓬州調動。如果其他玩家聯合起來,我還真不好對付。畢竟我在每個郡的兵力都不超過兩個大帥部,蓬州州城也隻有一個偏帥部的兵力可以調往各個郡。當然,最為危險的還是州城,一個偏帥部的兵力,一旦受到一個普曠部的攻擊,那可是百倍的兵力。不過,我軍也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蓬州本就是由若幹島嶼組成,這些島嶼的港口基本上都被我掌控,隻要控製了這些港口,就不怕這些島嶼上的兵力到處聚集。我已經發下嚴令,隻要有人離開自己的領地,一律消滅。這個命令被很快地貫徹了下去。如此一來,不管哪裏發生了事情,別人不能互相聯絡,我卻可以將大軍派過去,局勢還在掌控之中。
相比之下,長沙這邊就好了一些。孫堅和我都是太守,也就意味著長沙的兵力達到了兩個裨帥部,再加上此前積累了兩個參帥部的兵力,總的NPC兵力達到了十二個裨帥部。同時整個孫堅陣營十億中國玩家,都有玩家領在長沙,這相當於擁有了十個州的玩家領。也就是說,孫堅陣營在長沙的總兵力達到了兩個曹曠部。當然,目前總共也就有皇甫嵩、盧植、朱儁、董卓、孫堅、劉備、曹操七個陣營,其他勢力在長沙的玩家領總數,也達到了近六億,總兵力差不多有六個健曠部。但問題是,這六個健曠部的兵力,處在我軍兩個曹曠部的包夾之中,總體來說還是我軍更為占優。
長沙兩個曹曠部,蓬州一個健曠部的兵力,隻有長沙的12個參帥部和長山一個裨帥部的兵力,是我的直屬兵力,可以擁有扭擺的兵種。其餘兵力都隻是普通的朝廷軍甚至鄉勇。當然,所有玩家的玩家領原則上都是鄉勇,隻不過所有陣營都經曆過黃巾之戰,好歹人人都有幾個獎勵兵種,這又超出鄉勇很多了。所以在蓬州一帶,我軍麵臨的壓力又陡增了。要知道鄉鎮以下的係統兵力,都是鄉勇,這些兵力可都是不堪一擊的。碰上玩家的虎狼兵,實在堪虞。
於是這個遊戲日的帝國戰區,我將張保仔等九個包子兵的原始傳承者都帶到了長山,原因無他,就是要帶著他們在長山作戰,把整個蓬州控製下來。當然,首當其衝的,是要把長山控製好。甚至我還很希望其他玩家有所異動,因為那樣一來,我就可以趁機攻城略地了。畢竟作為蓬州刺史,我不能主動攻擊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但如果其他玩家攻擊之後,我再奪過來,就是我的了,就可以多出一些直係的兵力。跟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我目前共計12個參帥部的私屬兵力。這些私屬兵力同樣是可以擁有兵種的,而且目前他們擁有的包子兵兵種,等級已經非常高,這都是我此前在作戰中提升起來的。如果再提升一下,達到+61級是沒有問題的。
而我打算提升這些私屬兵力的戰場,就是長山城。盡管玩家的兵種遠超鄉勇,但是玩家的船隻卻沒法跟鄉勇相比。由於蓬州是海上的島州,所以哪怕一個小領,也是擁有鬥艦這樣的船隻的。雖然沒有炮,但這些鄉勇都有水軍的加成,不但攻防屬性在海上大力增強,在水軍的命中和閃避方麵,更是高出了玩家兵力的一倍。所以在我軍控製港口的情況下,對方依然沒有辦法大規模合兵一處,隻能在每個小島上攻擊我軍的領地和領土。而在我的命令之下,所有的鄉勇都暫時放棄了大領以下的領土,全部撤退到島上村莊以上的領地中。每個小島都至少有村莊這樣的領地,而這些領地都在周圍挖掘了寬闊的壕溝,不打水戰是攻不進去的。而要打水戰的話,蓬州的鄉勇就已經非常扭擺了,更不用說正規軍。但要徹底擊敗孫堅陣營,這些領地又是必攻的,所以其他陣營的玩家也隻有硬著頭皮合在一起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