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軍當然不可能小敗。因為我軍不但有戰場上漢水沿岸的兵力,還有從漢中順流而下的兵力。這是一支生力軍,又占據上遊的優勢,加入戰場之後,立刻打破了戰場的平衡,大聯盟的水軍逐漸潰不成軍,一段段敗退下來。最終大聯盟的水軍幾乎在這一河段輸得精光。而我軍也得以牢牢地掌握了這一河段的優勢。接下來,沿河的大聯盟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就遭遇了不幸。當前玩家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在一定意義上是堅不可摧的,畢竟這些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在地圖上往往丁點大,而在疆域上,則差不多有傲來國那麼大。平常誰沒事幹去打這些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絕對是浪費自己的兵力。而現在,有了炮船這種領地和領土的天然克星,這些玩家就遭殃了。本身在剛剛的水戰中,這些領地和領土就已經被打成了空殼,現在炮船開過來一轟,立刻就內部兵力空虛,迅速被大軍占領。
幾乎每一個張魯陣營的玩家都在這一帶占領了至少一座九級皇城。而我更是離譜,在這裏占領了一百多座九級皇城。其他如關隘和根據地,更是數不勝數。而占領這一百多座九級皇城的最大好處,就是提升了我10%的戰船生產能力,接下來好處更加多多了。
但我們並沒有忘掉這一次戰爭的主要任務。那就是確保西城交通要道的暢通。目前來說,要全部奪回大聯盟占領的玩家領,難度還是有點大的。但沿河的玩家領,占領起來就容易多了。炮船就是我軍實力的保證。一路轟過去,躲在玩家領的大聯盟兵力不得不倉皇撤出,早已在對方玩家領周旋的我軍兵力趁機占領空城。一條沿河的交通線就此打通。
不過在距離河岸較遠的地方,對方的進展也還是比較大的。這主要歸功於倭國玩家的拚命攻擊。這些玩家深知,要挽救倭國的戰局,就隻有拚命攻擊其他勢力的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隻要奮力把前線向前推進,就可以對所有其他勢力形成威脅,逼迫其他勢力分心乏術。如果運氣好,直接把某個勢力滅了,那就更是皆大歡喜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任何玩家不願意采用的強攻戰術,倭國玩家卻使用了起來。在西城向漢中的邊界,通過這些倭國玩家的奮力攻擊,我軍至少丟失了五十萬個玩家領。不過倭國玩家打到這裏,也就成了強弩之末。隨著他們麾下的生力軍被全部消滅,再也沒有後續兵力可以發動攻擊了。而其他陣營在這一帶鬧騰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渾水摸魚,同時切斷漢中跟南陽的聯係而已。現在把我軍的交通線逼迫在漢水沿岸狹窄的區域,這個目標已經基本上達到了。大家都忙著在南陽打土豪分田地,沒有幾個人陪著倭國玩家玩。至於我軍,在倭國玩家凶猛的攻擊之下,我早已讓其他玩家的兵力撤走,隻留下我的兵力在前線防守。這也是倭國玩家為什麼能夠攻下五十多萬玩家領的原因。
事實上,以倭國玩家的實力,能夠攻占一萬玩家領就可以燒高香了。但那樣一來,張魯陣營必然會損失大量的防守兵力,這是我不願看到的。所以我刻意讓其他玩家的兵力後撤,而我的兵力卻在後方斷後。雖然寡不敵眾,但我的兵力卻都是精銳,依托有利地勢消滅倭國玩家有生力量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戰後,這些兵力還要複活90%,刻意回頭繼續作戰。所以倭國玩家在一路消耗著兵力,我軍的總損失卻總是維持在10%。
大聯盟跟在倭國玩家身後,不斷接管倭國玩家的防務。目前他們是聯盟關係,可以幫助對方防守。而大聯盟也樂得倭國玩家在前方打拚,然後由他們來進行防守。畢竟防守跟攻擊的難度是人都清楚。再說倭國玩家到處都在拚命,到時候要把這些玩家領奪過來,還不是舉手之勞的事情。隻要把倭國玩家利用完了,然後再趕出聯盟,發動攻擊就可以了。
而隨著大聯盟的腳步越走越遠,後方也就越來越空虛。這時候正值我軍奪取沿岸的玩家領和若幹玩家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的時候,打完仗之後,原本那些用於防守沿岸大聯盟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的我軍兵力,至此完全解放了出來。我軍選擇西城背後最窄的一個山穀,集中優勢兵力發動攻擊,迅速奪占了這個玩家領。如此一來,大聯盟主力跟後方西城一帶的大聯盟兵力,一下子就切斷了聯係。更加重要的是,倭國玩家攻擊我軍的時候,那些撤入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的兵力,這時候又出現在剛剛被攻占的玩家領中,一個個搶占有利地勢,把入侵的敵軍包圍起來。這意味著五十萬個玩家領的大聯盟兵力,已經全部被分割包圍在這一帶。
而西城方向,因為有了水軍的加入,原本對我軍各個玩家領形成威脅大聯盟兵力,在這些生力軍的攻擊之下,一個個潰不成軍。更兼我親自參加了這一帶的戰爭,幾乎以一人之力,將這一帶的大聯盟兵力全部消滅。那些降兵依舊沒有帶回來,我隻是讓他們在裏麵靠走位攪亂對方的陣勢,使對方產生潰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