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青梅劇本和千裏劇本還沒有發動國戰,所以這兩個劇本的國戰也隨時可以發動。經過一個遊戲日的痛定思痛,這一次不是韓國玩家首先站出來,而是印度玩家第一個挑起了戰爭。這又是因為印度玩家三巨頭的一段對話。
孔雀王:“憋悶,連續兩個劇本,我們都失敗了。中國玩家實在太強了。”
波羅門:“不是中國玩家太強,而是張好古太強。跟我們的國戰,幾乎都是張好古一個人在打。我們實際上是敗在這一個人之手。其他中國玩家,不足為慮。”
婆羅門:“因為我們是第二個打響戰鬥的,張好古可以投入全部兵力對付我們。如果是第一場的話,他的兵力就有限製了,根本不足為慮。”
波羅門:“所以,如果我們要打國戰,就必須第一個挑起戰爭。做第二個就沒有機會了。”
孔雀王:“還好,青梅劇本和千裏劇本的國戰還沒打,現在我們就挑起戰爭。”
就因為這段對話,印度玩家同時在青梅劇本和千裏劇本挑起了天竺跟大漢的國戰。這個舉動連韓國玩家都感到非常意外。不過韓國玩家對此又感到很欣慰。畢竟此前的國戰,都是韓國玩家衝在前麵,枉費了韓國玩家的精銳兵力。這一次韓國玩家可以以逸待勞,跟印度玩家一起夾攻了。同時韓國玩家吸取教訓,在宣戰之後,並沒有急著冒進,而是把兵力全部留在高麗國內,一邊固守,一邊等待著實力的壯大。畢竟每拖上一天,就意味著多出5000萬玩家的兵力。到了最後,雙方的實力對比也就不會相差太多了。
不過呂宋、占城、馬來等國的玩家,經過此前的兩個劇本的國戰之後,已經吸取教訓,不再發動對大漢的國戰了。兩京劇本中,大國的國戰經過借鑒帝國戰區之後,雖然損失慘重,但最後也取得了勝利。這直接導致其他國家都不再輕易發動國戰了。但同樣的,各國玩家也不再輕易加入其他國家國戰的陣營,各自都在本國積極備戰。所以呂宋、占城、馬來等國玩家,也就把寶押在了高麗戰區。仗在人家的土地上打,自己隻是出力就可。
而我在天竺發動國戰之後,並沒有使用炮龍兵。因為我非常清楚,炮龍兵還是用到高麗更好一些。畢竟高麗這邊戰鬥力更強。而果然高麗隨後開戰,我也就把炮龍兵全部帶過來了。而這一次讓高麗玩家非常鬱悶的是,我竟然刷在了幽州邊境。也就是第一時間,我就可以帶著大軍進攻高麗了。不過跟天竺的國戰,我卻同樣被刷在高麗邊境,這就是印度玩家的福氣了。
由於四億玩家的全兵力都已經帶入了與天竺國戰戰場作戰,還有三億玩家帶走了一大半,所以我一個人積聚的兵力,就達到了相當於六億玩家的兵力。沒有說的,大軍直接撲入高麗。高麗玩家打了兩次國戰,何曾見過中國玩家一開戰就主動進攻的,根本就沒有像中國玩家那樣集結兵力。就算集結,也是各處分點集結。猛然遭遇我的進攻,就像當初我軍在幽州境內一樣處於被動。經過曹娥的訓練之後,我軍戰鬥力提升了三倍不止,又是絕對優勢兵力,雙方的戰損比隻不過是2:1而已。這還隻是空軍召喚。如果論到地麵兵力,我軍的傷亡反而比對方還小。結果我隻花費了相當於6000萬玩家的空軍召喚為代價,就消滅了韓國玩家3000萬玩家的空軍召喚。剩下的空軍召喚全部就近躲進了城裏,不敢出來作戰。更加要命的是,在目前的實力下,玩家的私屬兵力跟空軍召喚實際上相差不大,結果就連韓國玩家的這些兵力也不敢出來,出來的都直接被空軍召喚消滅。韓國玩家被分割包圍已經形成定局。
於是下一步,我也就直接將海神龍舟開到了高麗城。炮龍兵轟開高麗的城門之後,高麗王照例出降。韓國玩家再次成為盜賊軍。而這一次盜賊陣營就連城池都沒有。我軍立刻進入城中,四處清剿。在優勢兵力的定點清除之下,韓國玩家的作戰能力再強,也已經失去了意義。沒有等到第二個遊戲日來臨,所有韓國玩家已經被我消滅。跟高麗的國戰順利結束。
如此迅速的失敗也讓韓國玩家第一次見識了我的犀利。戰爭的結果是韓國玩家立即在千裏劇本中將兵力迅速向高麗城集結。韓國玩家的目的很簡單,守住高麗城,同時在高麗城跟我決戰。盡管看上去韓國玩家依舊很難跟我軍抗衡,但隨著越來越多玩家的彙入,這個差距會逐漸縮小的。這個劇本中我在跟高麗的國戰中,又被分配到漢中一帶,這意味著我需要三個遊戲日的時間才能到達戰場。但在韓國玩家的眼裏,我卻可以隨時到達戰場。所以韓國玩家一直戰戰兢兢,根本就不敢出高麗城。中國玩家則利用韓國玩家這個心理,大搖大擺地撲入高麗,第一個遊戲日大肆攻占縣城,第二個遊戲日由冀州和並州過來的玩家負責攻占郡城,第三個遊戲日就由從涼州、雍州、司州、兗州、青州趕過來的玩家開始攻占州城了。結果等到我趕到戰場的時候,高麗陣營已經隻剩下高麗城沒有打下來。而我軍已經在高麗集中了九億兵力。高麗陣營中,加上新增1.5億玩家的兵力,也不過兩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