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敵軍即將的攻擊方向,事情也就好辦了。估計敵軍提前要從哪裏進行攻擊,我們就在哪裏給敵軍開一個口子。而口子後麵,則是一個圓圈通道。由於妖界的地圖很大,所以敵軍以為筆直的通道,到最後無不是在裏麵反複轉圈。當然,我軍事先還要先裝模作樣地抵抗一下子,以免得對方起疑心。
更加重要的是,我軍在每個格子裏都有主力,全部留在後麵截留尾巴。負責將敵軍一點點吃掉。而在前麵跑的敵軍,照樣沿途受到我軍從兩側的打擊。敵軍表麵上看過去,我軍重重疊疊,實際上隻要他們敢於跟我軍正麵對抗,衝出去還是有可能的。隻不過他們的運動方向不在這邊,再加上我軍的等級普遍較高,現在已經高出對方七八級,正麵對抗我軍根本就不吃虧。在這種情況之下,敵軍稀裏糊塗,再次著了我軍的道。
對於敵軍來說,這幾個遊戲日都殺敵太少,基本上等級都不超過4級。而我軍的等級都超過10級。在遊戲初期,這基本上就是致命的差距了。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這個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如果不是地圖太大,恐怕一個遊戲月之內結束戰鬥完全不是問題。
而這個遊戲日的意義,還在於每個區域的敵軍,基本上已經全部在我軍的口袋之中現出了原形。原本那些敵軍我們隻能在大致的區域知道其兵力。而現在這些兵力全部集中在狹小的區域,這就讓我們的排兵布陣更加具有針對性了。
經過計算,幾乎全部敵軍都已經鑽入了口袋陣。這也意味著原來我軍形成的各處網格,現在隻需要留下必要的情報人員,主力都可以撤出來加強包圍了。整個戰場已經隻剩下無數獨立的小塊,大片區域已經完全在我軍的掌握之中。現在我軍要做的,就是逐漸將中心開花,外麵包圍的包圍圈縮小,等到徹底合圍的時候,也就是我軍徹底取得勝利的時候。照這樣看來,原本需要好幾個遊戲月的戰爭,還真的可以提前到一個遊戲月之內結束。因為單單縮小地圖,而不用到處尋找敵人,這個過程就簡單多了。
事實上我軍隻花了二十個遊戲日的時間,就已經順利完成了對敵軍的圍殲。由於大家都知道合兵的重要性,又都能夠在線下交流,敵軍無一例外,全部都在第三天鑽入了口袋。又花了一個星期的功夫,戰爭結束。
而對於黑龍這種依靠自身實力多於依靠動腦子的人來說,在小範圍之內,我競爭不過他。像這樣的大型戰爭,我卻又比他更快了。而且黑龍那邊的問題是,好古聯盟玩家照樣人少,世界聯盟玩家照樣人多,如此這番打下來,自然好古聯盟玩家的等級更高。黑龍前期的實力不斷被抵消。而在控場方麵,我軍也照樣以微弱的優勢控製了局麵。
打到最後,戰場上形成了黑龍控製一小圈,而我軍控製了整個戰場的奇怪格局。也就是隻要黑龍本人參與的戰鬥,無不取得勝利,而其他戰區的結果則跟義妖陣營選拔賽差不多。而隨著十四妹將兵力源源不斷地調集到黑龍控製的戰區,雙方的力量對比也逐漸發生變化。戰爭一直持續了三個遊戲月,最終我軍的大量優勢兵力全部投入了黑龍的戰區,盡管黑龍很強,卻也在我軍的圍攻之下折戟沉沙。
當然在妖界選拔賽之外的選拔賽之中,因為地圖比較小,黑龍都一一取得了勝利。而且每一次選拔賽都比我們要先結束一些。最早結束的是羅馬戰區、阿特蘭蒂斯戰區和好望國戰區的選拔賽。而最先開戰的就是羅馬戰區。
這一次的羅馬戰區,形勢跟此前大大不同。此前的劇本中,一開始都是我在蘇伊士擁有大量領地和領土,這一次卻換成了黑龍。好在接下來我通過係統戰爭拿到了足夠的等級,也終於在蘇伊士擁有了足夠的領地和領土,可以跟黑龍分庭抗禮。但由於黑龍在此前早已跟羅馬帝國簽訂了優惠條約,等到我建立第一座皇城和都城的時候,也隻能跟此前建立第一個村莊、鄉鎮、縣城、郡城、州城的黑龍共同吃下這塊蛋糕。也就是在魔晶炮船方麵,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而且黑龍要比我早發展一天,還擁有微弱的優勢。
至於在製空力方麵,就完全是黑龍的天下了。由於我在剿匪戰中落在後麵,自己的兵力沒有練起來,黑龍卻大肆練兵,單兵作戰的能力高出我一大截。
最終我不得不放棄玩家戰。失去了空軍的優勢,也就失去了控海權,跟黑龍根本就沒法打。唯有依靠係統給我的聖徒兵的NPC兵力,在蘇伊士據險固守,爭取取得陸戰的勝利。
好在帝國軍中以色列和埃及的兵力,本就有60%的信徒,到時候通過戰場招降,華麗地招到這些NPPC戰爭的優勢還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