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正確的選擇(2 / 3)

另外,在兵力方麵,我的殺敵數也是60%,戰後獎勵了六個遊曠部的兵力。而且其他若幹個遊曠部,因為我是佛國北進的總指揮,也統一歸我調度。格魯吉亞起義之後,波斯五大佛國本國兵力必須退回國內或者在格魯吉亞駐守,不能向帝國其他地方進軍,今後就隻能依靠這接近一個參曠部的兵力了。

這次獎勵過來的都是俄羅斯兵,跟波斯兵一樣,也是五個等級的亞兵種都有。轉化為不高於原品階原等級的兵種後,可以提升三分之一原兵種品階一個成色一個等級。由於俄羅斯兵跟波斯兵一樣的實力,而現在波斯五大佛國的玩家都自動擁有了波斯兵最基本的一招一大眾兵種,所以在大眾兵種這一塊,所有玩家都立刻擁有了中木階紫色2級的兵種,兵種加成為攻14防血21其他7。而俄羅斯兵的大眾兵種為下木階藍色攻防12血18其他6。在大眾NPC兵種的實力上麵,我軍全部都可以高出一籌。至於我的信徒兵和聖徒兵,就更加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了,所有俄羅斯兵都必須靠邊站。於是阿凡提佛國和波斯灣佛國主要由玩家領軍NPC的各個玩家,一時之間都有了建功立業之心。而唐吉納魯、阿拉丁和阿裏巴巴領軍的另外三個佛國,則比較低調。

最終我決定發揮玩家的積極性。隻要是願意帶兵出去的,各自報上自己的戰略目標,就可以帶兵出去了。而我自己的兵力和NPC帶兵的兵力,則留著根據需要派出。一時之間,玩家NPC兵力大量從格魯吉亞佛國出發,撲向帝國的各處要津。其實玩家之所以如此積極率軍出擊,關鍵還是獨自領軍的話,軍功不會被上麵的玩家分走,到時候撈的好處更多。這其中,尤其是伊朗玩家最為積極,一心要把波斯丟掉的利益在俄羅斯奪回來。當然,這中間也存在我的私心,要知道喀秋莎騙了我的協議,我現在讓伊朗玩家占了俄羅斯領地和領土,就跟我無關了。如果喀秋莎想要領地和領土不被別人占,就要速度快一些,畢竟任何人占了領地和領土之後,都是為佛國陣營做貢獻,作為同在佛國陣營的喀秋莎等人,是不能進攻人家的。

當然,這中間有一點對於喀秋莎等俄羅斯玩家還是有利的。畢竟整個佛國陣營除我之外的編外玩家,如今的NPC兵力加在一起,也隻有三個牙曠部。化整為零之後,絕大多數兵力不足一個曹曠部,放到哪裏也拚不過帝國軍的兵力,隻能在關鍵時刻渾水摸魚。真正的戰爭,還是得依靠我兩個牙曠部的兵力。之所以我有兩個牙曠部,主要是因為波斯灣、阿裏巴巴、阿拉丁和唐吉納魯四個佛國的NPC兵力,戰場殺敵的兵力也算到我的頭上,同樣給我以兵力獎勵。阿裏巴巴、阿拉丁和唐吉納魯三個佛國的兵力,戰後已經各自回國,就算不回國也不能出征。留在格魯吉亞的兵力則是阿凡提佛國和波斯灣佛國的兵力。戰後娥娥也得到了一個遊曠部的大軍獎勵,原來的兵力不能出征,也隻能放在格魯吉亞以待將來了。

所以這次出征的玩家,隻有娥娥、大流士等少數幾人有攻城略地的可能性,其他人都隻能觀望而已。而我的兩個牙曠部下一步的動向,將是其他玩家的動向。而我打下的領地和領土,自然絕大部分還是歸喀秋莎等俄羅斯玩家所有。

我自然明白喀秋莎的心思,為了報複她對我的合同欺騙,我決定先留著俄羅斯本土不打,最先的攻擊目標選在了中亞五國。不過這個想法一抬頭,我又立刻作罷。進攻中亞五國,如果不去跟其他玩家爭食,就不能避開海戰,而海戰是目前兵力捉襟見肘的我竭力要避免的。不僅如此,就連陸上的作戰,我也得確保後方,在帝國軍的兵力沒有被大量消耗之前,冒進是不智的。我做出了新的決定,那就是留在格魯吉亞,專心管理我的六個州,等著積聚更多的兵力。一方麵等著帝國軍的下一步出擊。隻要帝國軍一動,我就可以下手了。現在不是跟喀秋莎鬥氣的時候。先實現戰略目標再說,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實際上此前若幹場類似戰爭的經驗已經證明,一旦某個陣營的玩家在經過NPC攻打之後站穩腳跟,NPC必然會卷土重來,弄不好最終NPC會將所有的兵力扔在這裏。所以守在這裏是最正確的選擇,這樣就不需要勞心勞力地一個個公國一個個州去打了。而這一次我的等待也有了結果,果然帝國軍派了一個參曠部的兵力反撲過來了。

以我目前在格魯吉亞佛國九個牙曠部的兵力,帝國軍這次自然是送菜來了。由於其他有兵的玩家都跑出去搶奪地盤去了,注定了這將是我的一場獨唱。戰爭名叫“帝國第一次反撲”。玩家戰照例是表演,這次是佛國陣營放了帝國陣營一馬。畢竟大家禮尚往來,才能有來有往。將來掐架的時候還多,現在需要利益均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