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新的戰爭劇情為西北部的“阿裏巴巴起義”,此處是最後一個毗鄰佛國的地區,依舊可以輕易拿下,我派出的一個遊曠部的兵力,隻不過是錦上添花。我在這次戰爭中主要的攻擊方向,還是西南區和波斯灣。最後消滅波斯帝國,全都在此一舉。因為北部、西北、西部三個地區,雖然不像東北那樣容易拿下,畢竟城裏有內應,隻要城門一開,相等的兵力撲進城去,很容易拿下來。
玩家戰中,佛國陣營依舊得到五倍獎勵。娥娥軍職在波斯灣佛國的兵力達到兩個牙帥部之後,提升為牙曠帥。十四妹和張涅槃則提升為健曠帥,因為他們管理的係統州,也各自擁有一個健曠部的兵力了。總的說來,還是娥娥的收獲更大,不僅自己拿到牙曠帥軍職,就連張涅槃也拿到健曠帥軍職,同時拜月教的一些老人也分別拿到了健曠帥和普曠帥的軍職。而新拜月教除了幾個健曠帥之外,雖然所有玩家都有普曠帥以下軍職,但跟娥娥的整個波斯灣佛國和牙曠帥軍職相比,依舊不能比肩。
不過在這個劇本中,注定還是我獨領風騷。NPC戰爭開始之後,我的各路大軍就分別向各路帝國軍發起了進攻。為了繼續限製娥娥的勢力,我沒有先選擇攻打波斯灣的主力,而是選擇了主攻各處領地。尤其是西南方,我更是親自出征。當然戰爭的過程也還是一個模式,縱然西南方帝國軍擁有兩個牙曠部的兵力,但我也派出了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城中的信徒和佛徒各隻有20%,軍隊中更是隻有10%,但就是軍隊中四個曹帥部的兵力,偷偷打開了四方的城門,讓我軍一擁而入。帝國軍的新都再次失陷。與此同時,北方、西北、西方的三路大軍也裏應外合攻下了帝國軍領地。東北的阿裏巴巴起義,則在我軍沒有來得及發揮的情況下就搞定了。
戰後,被我軍攻克的北方、西方、西北、西南四處帝國領地,全部成為“阿凡提佛國”(也就是中部被我攻下之後建立的佛國)的領土。四地一共收獲內應兵力兩個遊曠部(包括北方、西北、西方三個曹曠部的佛徒起義兵),86個曹曠部的獎勵兵力,我的兵力共計達到155個曹曠部,計31個遊曠部,八個牙曠部,近兩個參曠部兵力。“阿裏巴巴起義”戰爭結束。
接下來的戰爭就是“最後一戰”了。目前我共計五個遊曠部的兵力正將帝國軍的退路全部堵死,而帝國軍的兩個參曠部在波斯灣的攻擊中依舊處於膠著。目前已經損失了一個牙曠部的兵力,還有九個牙曠部正在作戰,卻怎麼也不能攻破波斯灣佛國。相反,我在西南區的兵力已經達到一個參曠部,正好將這個參曠部拖出來攻擊帝國軍。
戰爭開始之後,無路可走的帝國軍,首先其中20%的佛徒和10%的信徒戰場歸降,一下子就過來了兩個牙曠部三個遊曠部和兩個曹曠部的兵力。接下來,在三個牙曠部被消滅之後,殘餘的三個牙曠部不得不在波斯皇帝的帶領下投降。
“佛國革命”戰爭結束,我一人獨得波斯五區,尤其是最重要的中央區,建立了“阿凡提佛國”。戰後總兵力達到六個參曠部。佛國陣營在最後一戰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獎勵給我了,於是換成了職業獎勵。而在我搖下獎勵轉盤之後,結果幾乎讓我暈眩。因為居然給我抽中了【靈魂炮】這個職業。這也就意味著從此我可以製造靈魂炮這種武器了。盡管我已經有魔晶炮和五行炮兩種同類武器,但最終靈魂炮的實力高過於另外兩種炮,這一點我卻是知道的。
除此之外,唐吉納魯佛國緊鄰我的孔雀佛國和阿凡提佛國,又曾經在起義的最關鍵時刻得我率軍相援,跟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願意為我軍提供唐吉納魯佛國的出海口。這大大縮短了兩個佛國到大漢區的海路路程。同時阿拉丁佛國和阿裏巴巴佛國也同樣跟阿凡提佛國和西域各國相鄰,也願意為我提供兩地的陸路連接。一個向西擴大的勢力圈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