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阿凡提佛國(2 / 3)

實際上現在對於唐吉納魯來說,發動起義的時機正好。因為波斯東南部雖然有一部分也在海邊,但相鄰的分別為羅馬使徒國和天竺的佛國。天竺的佛國自然是自己人,而我剛剛代表羅馬使徒國的行動也證明了我的立場,唐吉納魯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隻要起義成功,就隻需要麵對來自西部北部的敵人了。同時,還有波斯灣佛國互相進行守望。而當我的26個曹曠部的兵力開進東南部的時候,唐吉納魯就徹底開心了。他認為一定是佛祖的保佑才會讓他這麼順利。

當然,唐吉納魯還有更加高興的事情,那就是因為波斯灣起義的成功,帝國各處的兵力都緊急調集到波斯灣平叛去了。這中間自然也包括東南部。不過吸取羅馬帝國後方兵力空虛的教訓,波斯帝國在各處後方還是留下了一個遊曠部的兵力進行防守。但在我的大軍開進東南部之後,波斯帝國這一個遊曠部的兵力無論在實力還是兵力上,都已經處在下風。唯一的優勢就是占據守城之利,但另外一個在人和方麵的劣勢又抵消了這個優勢。

戰爭還是首先打了玩家戰。佛國陣營再次在奪取2000個根據地之後獲取五倍獎勵,帝國陣營也因為在陸戰中英勇抵抗而獲得雙倍獎勵。娥娥的軍職提升到健曠帥,共計已經獲得16個職業獎勵,相信現在已經兵精糧足了,單單在兵種上就肯定跟此前不可同日而語。而就在帝國大軍到達以前,娥娥又已經在波斯灣佛國征兵兩個曹曠部,雖然這部兵力難以抵抗帝國軍,但在後方做做後勤保障運輸工作,確保前線不失還是沒問題的。

NPC戰爭開始,帝國軍如狼似虎撲向波斯灣佛國,而東南部則在悄悄發動民眾。東南部留守一個遊曠部的帝國軍中,因為佛教在這裏風行的關係,倒有四個曹曠部都是佛教徒。而城中佛教徒也有一個曹曠部的人答應起義。於是在波斯灣佛國戰事正酣的時候,東南部起義忽然爆發。起義軍五個曹曠部為內應,直接控製了剩下一個曹曠部的兵力。接下來,我帶著26個曹曠部的兵力長驅而入,起義勝利。唐吉納魯建立“唐吉納魯佛國”。我雖然因為沒有殺敵的關係顆粒無收,但也總算跟唐吉納魯佛國拉近了關係。這個關係可比娥娥密切多了。

接下來,唐吉納魯因為沒有給我分封的關係有些過意不去,於是他建議我率軍增援東部的“阿拉丁起義”。因為東部跟西域比較接近,形勢跟東南部也差不多。馬上就要發動起義了。

不過我在分析形勢之後,卻認為東部、東北部這些地區,依靠自身的力量,在本土帝國軍遠離的情況下,完全能夠獨立發動起義,而中部作為帝國的中樞,這時候同樣傾巢而出,兵力空虛。佛教徒在中部雖也有實力,但中部留守兵力較多,更加需要我的兵力。唐吉納魯認同了我的說法,立刻向中部的佛教徒傳遞消息,通報我的兵力已經到了。

“唐吉納魯起義”戰爭結束。“阿拉丁起義”戰爭開始。玩家戰中,照例佛國陣營五倍獎勵取勝。加上此前NPC戰爭的勝利,娥娥軍職無提升,十四妹和張涅槃提升到都督。接下來是NPC戰爭。盡管“唐吉納魯佛國”建立,但帝國軍因為正在攻擊波斯灣佛國,依舊將攻擊主力放在波斯灣。這也就注定了唐吉納魯佛國的暫時安全和中部起義的依舊可行。

中部雖然有60%的民眾都是佛教徒,但目前留守的一個牙曠部的兵力中,卻隻有一個遊曠部的兵力是佛教徒,另外還有一個曹曠部的兵力是信徒,其他14個曹曠部,全部都是暫時發動不了的兵力。所以通常情況下,盡管帝國軍遠征波斯灣,但內部的形勢還是固若金湯。但在我到來之後,這個情況就發生變化了。盡管內部隻有30%的兵力可以做內應,但打開城門已經足夠了。城門打開之後,我的26個曹曠部的虎狼之師就長驅直入,城破後的帝國軍不堪一擊,迅速崩潰,除4個曹曠部戰死外,一個遊曠部歸降,另外一個遊曠部投降。

波斯帝國的中心被攻陷,但帝國陣營並沒有滅亡。由於波斯皇帝禦駕親征遠征波斯灣,所以皇帝還在,國家也還在。除了阿拉丁順利起義之外,目前波斯帝國在原帝國的西南、西部、西北、北部和東北依舊還存在著統治。波斯皇帝將帝國的都城遷移到西南區,繼續跟佛國陣營抗衡。

但我在這裏戰爭中卻獲得了巨大的收益。畢竟中部起義是意外的收獲,這是在劇情戰爭以外的收益,而且整個過程由我一個人發動,屬於為整個佛國陣營打工。在目前整個佛國陣營已經擁有三個佛國的情況下,我得到的自然也就是一個佛國的獎勵了。而目前可供我選擇的佛國也隻有中區這個唯一的選擇。也就是說,我獲得了在中部土地上建立一個佛國的獎勵。當然,除了收獲到11個曹曠部的降兵和內應之外,我還收獲了兩個牙曠部的獎勵兵力。也就是說,我現在的NPC總兵力達到77個曹曠部,隻差三個曹曠部就是四個牙曠部的兵力。而整個波斯帝國,目前集中在波斯灣的兵力,也不過兩個參曠部,至於東北、北部、西北、西部四個地區,各自隻剩下一個遊曠部的兵力。西南部因為成為帝國的新都,所以兵力達到兩個牙曠部。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向東北、北部、西北、西部四個地區各派出一個遊曠部的兵力,西南部派出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兩個曹曠部守家,其餘五個遊曠部,全部從背後向波斯灣的帝國軍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