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圍困(2 / 3)

於是在采納了冬之野和老幹媽的意見之後,我軍的行動計劃也就出爐了。首先,海峽、肋區和總部兵力的一半負責對方撤退區和海峽區的戰事。隻派出少量海峽區部隊攻占對方已經放棄的海峽區港口。這一批港口一定要攻占,因為無論對方如何用兵,都不會將兵力擺在這裏,如果分兵防禦這裏,隻能使對方敗得更快。其次,總部兵力的另外一半,除留下一半守家之外,其他兵力分成兩部分,三分之二攻擊對方總部,三分之一在海上迂回,準備包抄進攻我軍撤退區的敵軍。撤退區兵力原地防守,由於我方兵力多出對方一倍,隻要將兵力集中起來就可以了。地峽區的兵力,則派出五分之一攻擊對方地峽區,這也是分分鍾搞定的事情。另外派出三分之二在海上做迂回包抄,跟總部和撤退區一起包圍來犯之敵。如此一來,我軍就形成了六個戰區。海峽區和地峽區忽略不計,剩下的四個戰區為撤退區、總部、對方撤退區、對方總部。

戰前我將我本人的私屬兵力都安排在海峽到總部一線,包括海峽區和肋區全部,以及總部的一半。也就是說,總部有我的100個軍,海峽區和肋區各75個軍。除海峽區五個軍攻擊對方海峽區之外,我的其餘245個軍分三路一起向對方的撤退區開進。而在對方的撤退區,對方兵力為175個軍,這個戰區我軍有微弱的優勢。剩下三個戰區,則由其他玩家的250個軍來擔當重任。總部留下了50個軍守家,足以抵擋對方肋區和地峽區75個軍的攻擊。而對方這兩個區的兵力並不多,顯然也不會優先選擇總部進行攻擊。總部36個軍負責攻擊對方總部,對方防守兵力最多也是37個半軍的兵力,而且多半是空的,可以一鼓而下。另外14個軍則負責迂回包圍敵軍。撤退區有我方75個軍的兵力,建製完整,擋住對方的攻擊完全不成問題。地峽區在派出15個軍的兵力出擊對方地峽區之後,再派出50個軍海上迂回包抄敵軍後路,雖然守家的隻有10個軍,但地峽區不會成為對方的攻擊目標,這點兵力也夠了。最終我軍在我方撤退區這個戰區將集中139個軍的兵力,隨時準備打對方地峽區和肋區75個軍的殲滅戰。

但戰爭開始後,很快我就發現,事情跟我們的想象並不一樣。對方確實放棄了海峽和地峽兩個區,但與此同時,對方也向我軍的海峽區、地峽區和肋區發起了攻擊。這其中,海峽區派出了12.5個軍的艨艟,地峽區則派出了37.5個軍的艨艟。也就是說,對方將所有的艨艟都用來攻擊我軍了,守家的全部都是鬥艦。最終根據巡邏船發來的消息,攻擊我方海峽區和肋區的12.5個軍的艨艟,同時從對方的海峽區出發,一部向北突進,一部向西北兼程出擊,目前正好跟我方的巡邏船在紅海的中線上相遇。當然,我軍的巡邏船都沒有跟對方打照麵,直接由神將兵傳回了消息,然後巡邏船已經避開對方的兵力了。同時地峽區的37.5個軍的艨艟,也正在向北突進,目標正是我軍地峽區的兵力。

戰場的行軍速度跟大地圖不同,整個紅海,跨海一個小時可到。而海峽和地峽就更近了,隻需要20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到。這是按照鬥艦的速度來算的,而艨艟的時間,也就是跨海20分鍾,海峽和地峽六分鍾的路程。此刻在對方艨艟的行軍路線上,有著我軍從海峽派出的五個軍,以及從地峽派出的15個軍,地峽還有10個軍守家。由於對方行軍更快,雙方並沒有碰麵。我軍目前正在我方三分之一的路程,但距離雙方碰頭,也就是兩分鍾之後的事情。我立刻傳令,我軍兵力避開對方艨艟,同時所有的戰略也進行了調整。

首先我判斷出,波比製定這樣一個作戰方案,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已經判斷出我軍會以為他們即將完全放棄海峽和地峽,但他們卻並不這樣做,偏偏就要從這兩路進攻,而且要派出最精銳的兵力。之所以在海峽這邊派兵較少,是因為海峽這邊距離撤離區較近,我方會以為他們為了確保撤離區,將完全不設防。果然波比一下子打了我一個措不及防。如果不是因為巡邏船傳回消息,我軍在海峽這邊因為都是我的空軍戰船,肯定不會失敗。但在地峽區那邊,恐怕就會被對方吃掉25個軍的人馬了。既然如此,我也就暫時放棄在撤退區殲敵的計劃了。現在對方的37.5個軍的艨艟跑了進來,這可是天賜良機,好歹也要利用地峽區75個軍的兵力,將對方這支絕對精銳的力量全殲。於是地峽區原本調向撤退區的50個軍,全部調回準備迂回。守衛地峽的10個軍也立刻離開地峽區,跟大軍會合。隻等將對方的艨艟放過去,我軍就要布下天羅地網。用75個軍的兵力來圍攻這37.5個軍。至於海峽區和肋區,就更加好辦了,直接派出我的50個軍的艨艟,向對方撲了過去,同樣準備在海峽區全殲敵軍。如此一來,對方50個軍的艨艟將被我軍全部吃掉,今後對方將全鬥艦作戰,喪失製海權。而且我軍50個艨艟因為速度快,到時候還能夠繼續回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