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界橋之戰(3 / 3)

曹操聽罷大喜。此刻曹操於行軍路上已經得到郭嘉戲誌才荀攸荀彧劉燁等謀士,李典樂進於禁典韋等武將,立刻以劉燁為使,勸和雙方。袁紹新得冀州,本無戰心,一拍即合。公孫瓚損兵折將,如今唯有依賴劉備,又幽州後方空虛,也不能久戰。劉備本是來幫公孫瓚打架的,結果在趙雲那裏聽說公孫瓚的熊包,也早就想溜了。再說自己發家的兵力是曹操給的,大家說好討伐董卓,現在如果將兵力折損在這裏,在曹操那裏也不好交代。最終三家一拍即合,各自退兵。趙雲對公孫瓚失望已極,羨慕劉關張英雄,跟劉備走了。

至此並、幽、冀三州局勢已定,劉備、公孫瓚、袁紹各得一州。隻是公孫瓚空有武力,卻無英雄氣度,遲早總得被袁紹吞並,這是後話不提。

不過河北三州剛定,荊州風雲又起。這件事說來跟我還是有關的,不過最終我還是置身事外。事情的起因就是,我連續搶了袁術兩次地盤。兩次袁術都逃得匆忙,所有錢糧,都留在原地,來不及帶走,白白便宜了我。而目前袁術尚有60萬大軍,都是要吃糧的。剛剛被我打走,找曹操借糧顯然不現實。自己跑到陶謙旁邊惹人家生氣,徐州也不可能給自己接濟。至於揚州劉繇和荊州劉表,同樣在人家臥榻之側,借糧也是不現實的。想來想去,袁紹是自家哥哥,雖然自己平素看不起他,但這個時候自己以嫡子的身份找他上點貢,總是可以的吧。於是袁術向袁紹派出了使者。不料袁紹最討厭袁術說他自己是嫡子,這樣就凸顯了他這個庶子的不正統。再說諸侯討董的時候袁術可是把自己惹跑的當事人,平白讓自己丟掉盟主之位,雖然這也是自己的主意,正求之不得,但袁術的用心昭然若揭,如此小人絕對不能讓他緩過氣來,最好他從此就一蹶不振,看他以後還能不能擺嫡子的威風。

袁術沒有借到糧,卻受了一肚子氣,這讓他很受傷。但再受傷的人總得生活。袁紹不借糧,總要把糧借來才行。於是袁術硬著頭皮終於去找劉表了,希望他看在自己從前做南陽太守是他屬下的份上,多少意思一點。但劉表的答複就是兩個字:沒門!

要知道劉表是一個典型的和平戰士。平素他又跟孔伷很合得來。袁術平白無故占豫州殺孔伷,讓劉表非常有氣,而且很嚴重。正苦於找不到一個最合適的語氣詞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袁術這廝居然自己找上門來,劉表冷笑一聲,直接趕走使者了事。

最終袁術顧不得四世三公的身份了,縱兵搶劫了淮南的大戶。你要搶大戶總得要有一種劫富濟貧的說辭吧,偏偏袁術老兄連這個麵子活都省略了。而且還變本加厲,搶完大戶覺得錢糧不夠,又去搶了廣大的貧下中農。這樣一來,既得罪了地主資本家,又得罪了無產階級,你想他還能蹦躂幾天。但問題是,無論人家能夠蹦躂幾天,人家作為一個小人非常敬業。小人是睚眥必報的,所以誰惹了小人的話,是一定會遭到小人報應的。袁紹離得太遠,周圍曹操劉備公孫瓚等人又不是那麼容易糊弄,所以袁術暫時隻能放下跟自家兄弟的恩怨。但劉表距離袁術實在太近了,周圍又有一隻咬人的老虎叫孫堅,這是必須利用的。

且說當日孫堅在虎牢關被破之後,率先攻入洛陽救火。在此時此刻,孫堅筒靴依然是一個富有革命正義感的五好青年,他的目標的確很單純,也很崇高,那就是徹底撲滅洛陽城的大火,讓這個都城再度繁盛起來。但偏偏他的部下找到了一個能夠殺人的寶物,從此一個純潔而優秀的革命青年就走上了不歸路。這個殺人的寶物叫做“玉璽”,又名“和氏璧”、“傳國玉璽”。最早由楚國人卞和發現。和氏璧剛一出生,就給發現它的人帶來了大禍。卞和前後將和氏璧獻給兩任楚王,結果兩個楚王都認為他說假話,每個楚王砍他一條腿,兩條腿都沒有了。直到第三個楚王,才最終確定了卞和確實獻了一塊好玉,厚厚賞賜了他。也有人說前兩個楚王是因為知道和氏璧乃不祥之物,所以對卞和這種陰險的嫁禍行為非常生氣,不得不搞掉他的雙腿。還有人說卞和本就是某國的間諜,跟楚國有仇,打算獻上這個不祥之物來妨害楚國。

無論如何也好,盡管第三個楚王肯定了和氏璧是一塊好玉,這塊玉最終卻沒有留在楚國。應該是這個楚王明白這個不祥之物一旦不從卞和那裏收下,他就會一直呆在楚國,玉也會一直給楚國帶來不祥,所以他幹脆收下之後再送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