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綱身先士卒,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率軍突圍。但就在這時,麴義已經拍馬舞刀趕到。這個牙曠三格的二級武將,本身就有著兵種的加成。嚴綱雖然也有兵種加成,卻隻是大帥五格的三級武將,又在慌亂之間,被麴義一刀斬於馬下。嚴綱一死,白馬義從大潰,很快就被屠戮一空。而這時候公孫瓚還沒有反應過來,依舊在那裏擂鼓進攻。忽然間先登死士已經殺盡白馬義從,麴義越眾而出,率軍衝陣,片刻就衝到公孫瓚麵前,砍翻公孫瓚的大旗。公孫瓚一看自己的大旗倒了,轉身就逃。麴義立功心切,緊追不舍,不防趙雲帶著一隊騎兵殺到,一槍將麴義刺落馬下。
趙雲帶著這隊騎兵衝向袁紹軍中。出陣的袁紹軍看麴義已死,立刻軍無鬥誌,被趙雲一路衝突,轉眼殺到袁紹麵前。這一段就好像歐式足球的風格,攻防轉換極快,也是三國中最為好看,最有激情,最為悲情,最為戲劇,最為震撼,最讓人扼腕歎息的一場大戰。袁紹此時就像公孫瓚剛剛的表現,還在跟田豐談天說地,冷不防趙雲已經殺到。先登死士舉弓要射,趙雲的槍已經舞圓了,攻擊速度超快,將袁紹身邊的數百個先登死士刺倒。其他先登死士見趙雲來得凶惡,麴義又已經死了,立刻發一聲喊,往後便逃。
這時候田豐也急了,要袁紹到後麵躲避。卻聽袁紹慷慨道:“想當初我引軍三百萬殺入皇城,眾軍之所以死戰,皆因我袁紹衝鋒在前。今日我若退,則我軍必敗。我若進,則必能敗中取勝。想我袁紹仗劍橫行天下,今日豈能被一少年比了下去。他能改變戰局,我袁紹為何不能。眾軍士,公孫瓚隻不過逃跑將軍耳,我袁本初乃死戰主公,快快跟我殺敵。”
這時候的田豐,早已熱淚盈眶。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的主公竟然英雄如此。立刻拔出腰間長劍,奮力一指:“眾軍,主公在此,奮力向前者,主公皆看在眼裏,殺!”
短短時間之內,袁軍脆弱的防線重歸堅挺。每一個軍士都願意跟著袁大英雄奮力向前。因為他們已經看在眼裏,這不是一個空談的主,而是一個實踐的將軍。跟對麵那個公孫瓚相比,自己的主公實在太偉大了。
在眾誌成城的袁軍麵前,就算強大勇猛如趙雲,此刻再也攻不破防線。很快顏良文醜已經各自引軍殺到,公孫軍主力白馬義從已經全軍覆沒,剛剛不過憑借著趙雲的勇力奮力向前,這時候再也擋不住顏良文醜。無奈趙雲隻得保著公孫瓚且戰且退。
袁紹軍揮軍掩殺,公孫瓚潰不成軍,一路飛逃。逃回大營時,又將大營中正在準備出戰的百萬大軍陣腳衝亂,再次引起潰敗。不得不再次飛逃。眼看著身後塵頭大起,袁軍逐漸追近,公孫瓚逐漸絕望。而這時候最為絕望的還是趙雲。原本他以為公孫瓚是一個英雄,不料連袁紹都不如,空有百萬大軍,竟然一敗塗地如此。今天死在這裏,也實在太冤了。沒有想到出山第一天就是這個結局。
不過趙雲的絕望很快就消失了。因為就在袁紹即將追上來的時候,山後頭忽然喊聲大震,五十萬精兵殺出。當先三人,分別揮舞著雙股劍、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正是劉關張三兄弟。袁紹因為追殺公孫瓚,大軍已經疲勞,這時候碰到這股生力軍,又見溫酒斬華雄的關雲長在此,頓時不敢向前了,回身對眾軍道:“窮寇莫追,對方有援軍,回到大營休養再說。”
其實仗打到這份上,袁紹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公孫瓚的兩百萬大軍,已經隻剩下50萬。尤其是奈以安身立命的20萬白馬義從,這一次全部報銷在戰場上。從此以後,公孫瓚已經不足為慮了。袁紹犯不著再跟劉關張為敵。
此後袁紹再也不出戰。這次原本就是公孫瓚要戰,現在袁紹已經一戰將其擊敗,見好可以收手了。田豐獻計,公孫瓚和劉備遠來,根本不需要出戰,等他糧草盡時,自然會退去。
卻說豫州既平,南線無事,賈詡李儒按約定到兗州與曹操會合。袁紹公孫瓚戰事膠著,李儒向曹操獻計:“昔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袁本初為盟主。後袁本初自毀盟約,已不足為盟主矣。今日討董,主公已為盟主。今袁紹與公孫作戰,主公可派使者勸和,一者彰顯主公的突出地位,二者劉玄德在彼處,可讓劉玄德知道,主公甚為關注這次戰事,可深收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