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勞動教育(1 / 2)

崔維楨與葉蓁蓁作為學生家長,一起去交了兩個孩子的束脩。

鹿鳴書院作為私人書院,特別是針對明州府權貴土豪子弟開設的蒙學,束脩相當不菲,好在葉蓁蓁以防萬一帶足了銀兩,才不至於鬧出了笑話。

書院發下的蒙學書本一共有五本,分別是《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孝經》和《詩經》,崔執端和崔執明學了前三本,後兩本尚未涉及。

不過這些並不妨礙,到時候夫子會重新再教一遍,隻不過是會因為學習進度的不同而略微放快一些罷了。

可見甲班應該是快班了。

雖然才蒙學,但是他們的課表安排和大學那邊差不多,中午不能外出,午膳統一在書院膳房食用,大約到了申時才放學。

用後世的時間算,就是下午三點。

一天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這種時間安排已經算是非常幸福了。

崔維楨和葉蓁蓁對於課程安排沒什麼意見,隻是沒想到中午不能回家,如此一來得再叫下人跑一趟,把兄弟倆的被褥和洗漱用品等物件送過來才行。

為此,戴山長特地解釋了一句:“讀書之人不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中午留在書院用膳休息,其實也是鍛煉方式,免得讓孩子嬌慣一身驕縱懶惰的習性,不肯下苦功夫研學功課。”

葉蓁蓁有些意外,沒想到戴山長的教學理念如此先進,畢竟時下更加講究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呢。

崔維楨也是勞動教育的踐行者之一,崔執端還小時,他和妻子就讓兒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日更是讓他堅持鍛煉身體,從而錘煉他的意誌力和忍耐力,這也是崔執端比同齡人更加聰明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對戴山長的想法非常支持,戴霽愈發滿意了——蒙學這麼多家長,就數知府一家子最為通情達理,壓根兒不需要他多費口舌解釋,果然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戴山長沒有多餘的功夫作為,因為急著去安排湖邊護欄加固事宜,很快就告辭離開了,崔維楨和葉蓁蓁兩人繼續把孩子們送去學堂。

甲班已經來了不少學生,年紀都是與崔執端差不多的幼童,因為夫子還未來,他們這會兒正三三兩兩地湊在一塊兒說話,熱鬧極了。

崔執端和崔執明的到來頓時吸引了不少視線。

葉蓁蓁站在窗外舍不得離開,看到自家孩子毫無障礙地融入集體之中,這才長長地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咱們家的孩子不怕生,不然這新環境怕是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

崔維楨知道她關心則亂,自家兒子是什麼性子她還不知道?當初在石縣逗留幾天都能和縣上的小孩打成一片,現在不過是與同窗打交道罷了,對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解決完兩個孩子的上學大事,崔維楨把妻子送回府,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忙碌於政務了。

葉蓁蓁也沒閑著,一回到府上就被崔大娘叫去詢問情況,婆媳倆一塊兒給孩子打包了中午休息所需的行李,差人送去後就坐著發呆,相顧無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