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待人接物(1 / 2)

戴霽與崔家夫婦倆打完招呼,目光就放在他們身側的兩位小童上。

兩位小童約莫相差兩位,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穿戴一概相同,但待人接物和性格卻是截然不同。

稍大一些的小童性子安靜內斂,穩重有餘,活潑不足,對外界保持著一股若有若無的警惕和提防,是一個自我防備心非常強的孩子,隻有偶爾在看向崔家夫婦時,才露出屬於他這個年紀特有的依賴和孺慕。

再看另一位小童,卻又截然不同。

戴霽不由眼前一亮,心道:好一個鍾靈毓秀的人兒!此子的身份已經不言而喻,他的相貌結合了父母所有的優點,像觀世音菩薩座下童子般機靈可愛。雖然也是規規矩矩地站在大人身邊,但是那雙漂亮的眼睛一點兒也不安分,正好奇地打量著來人,這樣的打量恰到好處,不顯冒犯,反倒讓人覺得他靈慧可愛。

這樣靈慧可愛的小子,又有誰能夠抵擋得住呢?

戴霽向來隨心所欲,當即就開口誇道:“崔大人,寧國夫人,這位想必就是令郎了吧?靈慧聰明,落落大方,果然不愧是崔氏子啊。”

“戴山長謬讚了,小子頑劣,日後還需仰仗山長和諸位教諭的教化。”

崔維楨拍了拍崔執明的肩膀,介紹道:“執明亦是崔氏子,乃執端的族弟,互為伴讀。執明,執端,這位是你們的山長,快來見禮。”

崔執明和崔執端恭恭敬敬地上前見禮,動作整整齊齊,規規矩矩,顯然是被家中嚴加教導過的。

戴霽立馬明白了崔知府的意思,這是在告知外人,崔執明雖是伴讀,但崔家待他如親子,好教外人不敢輕視了他。

他眼尖地看到,那位叫崔執明的小童眼中閃過一抹水汽,再次抬頭時,眼中的孺慕之情愈發深厚了。

孩子的態度最是做不了假,看來永寧伯和寧國夫人果然如傳聞般正直高潔,並非是那些沽名釣譽之輩,隻從他們對待族侄的態度就可見一斑了。

戴霽臉上的笑容愈發親切,笑道:“你們想必還未去直舍吧,走走走,霽正好順路,與你們一塊兒走一趟。“

當然,臨走前他沒忘記”罰站“在旁的學生們,訓誡了他們幾句,讓他們安心謄抄文稿之後,就帶著崔家一行人離開弘文館。

弘文館往右是直舍。

鹿鳴書院是環湖設計,直舍和學堂臨湖而立,湖中有湖心亭,湖邊有垂柳依依,路上有抱書而行的士子,人文環境非常不錯。

若是作為一名成年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教書求學是非常不錯的,每天都能憑湖賞景,臨湖聽琴,不失為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但葉蓁蓁是教諭、是遊客,更是一名六歲孩子的家長,看到這樣的環境難免生出一股憂慮。

興許有些指手畫腳,但為了孩子的安全,她還是開了口:“敢問戴山長,臨湖的欄杆是否牢固?可曾時常檢修?不知道有沒有配備會鳧水的小廝守候在側?蒙學的小子天性活潑,休息時間難免會有些打鬧嬉戲,若是一時不慎墜湖就不好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