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親前兩人隻見過一麵,大蘭也是在兩人訂親後才見到紀氏。也許是知道這親事不可更改,她懷著包容的心去見紀氏,哪怕紀氏隻比她想象的好一分,在她心裏也成了十全十美。紀氏的性子也的確不錯,說話輕聲細語的有股子江南女子的婉約,這在村子裏是很難看到的。

雙山成親前就已經在陸少封那裏當差,也算小有積蓄,便在鎮上買了房子當做新房,成親後就搬到了鎮上。之後又過了一年,陸少封在府城的一些生意也交了一些到他手上,他便又去府城租了一個房子,跟紀氏搬了過去。

兩人在鎮上住時,小蘭偶爾過去住幾天,等他們搬去了府城,小蘭常常一去就住上一個月。大蘭免不了要擔心,卻又想著讓小蘭多出去見見世麵也好,眼界開闊了,也就不會被婚事煩擾,兄妹倆在一塊兒也可以互相幫襯。

紀氏在府城也沒有什麼熟人,有小蘭跟著去,懷孕時心裏也沒那麼慌。小蘭懂的東西比穩婆還多,遇事沉著,有她在,紀氏兩次懷孕都挺順利,兩個兒子有什麼不舒服的也有小蘭照顧著。

小蘭跟著去府城,對雙山在府城打開局麵的確有好處。她通過紀氏結識了一些夫人,幫她們治病不但能小賺一筆,還能讓兩家結個善緣。別看大夫地位不高,但一個好大夫總會有人來拉攏的。這些夫人出手也闊綽,小蘭甚至前幾年存夠了錢在鎮上買下了兩個鋪子出租。

她以前就聽大蘭說,女人還是要自己有錢,不能總靠著另一半幫她過上好日子。大蘭也是怕小蘭被外麵的富貴迷了眼才特意說了這些,免得她被一些專注宅鬥的貴婦帶壞了,把自己的未來局限於爭奪男人心上。

小蘭一向覺得大蘭的話很有道理,又記著大蘭出嫁沒什麼嫁妝的事,就想趁自己親事沒著落時多置些私產,以後偷偷給大蘭——明著給大蘭,她肯定是不會要的。

這事幾位哥哥也知曉,大山也看出劉氏對小蘭拋頭露麵一事不怎麼滿意,就沒把這事透給她知道,免得她又說些什麼。紀氏卻是知曉的,也不會眼熱什麼,就是覺得汪家人對家裏的姑娘並不輕視,就算是她,在紀家也不怎麼說得上話,得祖母寵愛又有什麼用,到了出嫁的時候也由不得她。

幸好她還算幸運,汪家的家底是薄了些,家裏人口卻簡單,她嫁過來之後小家裏的事都可以由自己做主,不必看別人眼色。至於大嫂那裏,麵上過得去就好,她心裏清楚,大嫂就算生再多兒子,在汪家兄弟心裏地位也是遠遠不及大姑子的。

大山雙山一直記著大蘭出嫁沒給她備下嫁妝的事,同樣也不會去惦記小蘭私產,甚至想趁著給小蘭備嫁妝時補給大蘭一份。

紀氏倒沒什麼意見,甚至想著家裏能這麼看重女兒,將來她要是得了千金也會比她活得輕鬆些,就是不知劉氏知道了會是個什麼反應。

劉氏一聽說這事當然是反對的,家裏有兩個兒子,她肚子裏還有一個,要把他們養大得花不少銀錢,她還盼著自己兒子也能去進學,學成好去府城做事呢。

大山聽她數了一遍家裏的難處後又說拿不出錢來補嫁妝,當即有些麵色不善地打量了她一眼。

“怎麼銀錢到了你的手裏那麼不經花,當初家裏隻靠地裏的產出還要養那麼多孩子大姐都撐下來了,現在家裏有地有酸豆角,還養雞養羊養兔,兩個弟弟又每年會送家用回來,怎地銀錢還不夠用?你老實說,你到底把銀錢拿去哪兒了?”

哪怕家裏歸劉氏管著,大山心裏也是有一本賬的,平常除了一些日常開銷,家裏都沒有大的支出,怎地被劉氏說得家裏像是沒錢似的,這也不能夠呀。

劉氏被他這樣一說,頓時委屈上了。

“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我都生了兩個兒子了,難道還能把家裏的錢拿去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