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帝”(一)(3 / 3)

通過“均田”,使得法國封建農民成為小塊土地的所有主,而使拿破侖成為皇帝的物質條件。這是法國在19世紀初,保證法國農村居民富裕的條件。

那時候,封建農民站出來,推翻了土地貴族,撕開了身上的封建枷鎖。那時候,他們是和皇帝站在一起,去反對舊時代、舊貴族、舊製度、舊封建的。

那時候,他們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是相協調的,一起站出來反對封建勢力。

而到了第二個拿破侖的時候:

封建領主已由城市高利貸者所代替;土地上的封建義務已由抵押製所代替;貴族的地產已由資產階級的資本所代替。

農民的小塊土地現在隻是使資本家從土地上榨取利潤、利息和地租,而讓土地耕作者自己隨便怎樣去掙自己的工資的一個借口。

法國土地所負擔的抵押債務每年從法國農民身上取得的利息,等於英國全部公債每年債息的總額。

受到資本這樣奴役的小塊土地所有製(而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招致這樣的奴役)使法國的一大半國民變成了原始人。

一千六百萬農民(包括婦女和兒童)居住在洞穴中,大部分的洞穴隻有一個小窗,有的有兩個小窗,最好的也隻有三個小窗……

小塊土地除了肩負資本加於它的抵押債務外,還肩負著賦稅的重擔。賦稅是官僚、軍隊、宮廷的生活源泉……

打碎封建之後的資產階級,高利貸者、抵押製借款、地租榨取等,像是吸血鬼來吸吮它的心血和腦髓並把它投入資本的煉金爐中去。

以上,所以。

以華北地區的自耕農經濟、地主租佃、高利貸、地租、利息榨取等來看。

大順的自耕小農,到底是在“第一個拿破侖”的階段?

還是,已經來到了“第二個拿破侖”的階段?

在法國,是資產階級的革命,讓小農獲得了土地、免除了封建勞役、允許了土地買賣、取消了封建繼承法、取消了農奴製度,實現了“小農經濟”。

而在大順,這一套東西……並不需要先來一波法革,才能在法理上得到。因為,大順華北地區、中原地區,大順起義定國之後,本來就是小農經濟、也本來就達成了土地買賣、取消平民封建長子繼承法、免除了人身依附的訴求。

反倒是,大順這邊的自耕農,實質上是直接越過了法革階段的訴求,直接蹦到了拿三時代的命運,麵臨的是封建領主已由城市高利貸者所代替;土地上的封建義務已由抵押製所代替;貴族的地產已由資產階級的資本所代替……

是以,他們壓根就沒有和資產階級站在一起的可能。

大順皇帝既想要發展工商業、又清楚小農才是基本盤,既站這邊、似乎也站那邊,要做天下士農工商的天子,可這又不是農業時代了,那能怎麼辦?

如果沒得選,隻能二選一:要麼要小農、要麼要工商業大發展,那麼皇帝肯定選小農。這想都不用想。不發展工商業,最多也就是輪回個250年國祚;發展工商業扔了小農,明兒可能就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了。

然而,如今大順打完了一戰,這不是混成帝國主義了嗎?

而老馬說的清楚:

工業時代,工業霸權,使得金融成為工業的附庸。

而手工業時代,商業的霸權,帶來了工業發展;而商業霸權,又源於國家強力、軍隊、戰艦、商業戰爭、保護製度。

大家都玩手工業,就算有差距,也差毬不多,和工業時代的邏輯不同。是以誰能打、誰有艦隊、誰才能拿到工業發展的入門券。

大順打完了一戰,拿到了商業霸權。

於是,曼徹斯特的棉紡織業死了、達卡和蘇拉特的棉紡織業崩了、法國的仿漆器產業再也不能假裝是中國貨往德國賣了……

這時候的世界市場就這麼大。

蘇拉特的紡織工不死,就得大順的家庭紡織業死,以便擠出來國內市場。沒有市場,發展什麼工商業。

曼徹斯特餓死一個紡織女工,大順這邊就多出來一個非農業人口。

大順能也隻能靠海外貿易,憋出來工商業發展。而指望國內市場,今天發展,明天就得被起義軍揚了,又明顯打不過三億小農。

Tip:收藏+分享新順1730,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