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我嗎?陸羽在心中自問,有個聲音告訴他,是的,你已經被他吸引住了。又有另一個聲音說,怎麼可能,你是大漢的子民,應該忠於皇帝。這個人的野心太大了,要是你幫助他,說不定他以後攪得天下大亂。豈不是違背你振黎元的本意?
第一個聲音又說:“可是你看著大漢的天下,民不聊生,朝堂之上遍地蛀蟲,忠良賢臣不得進用。皇帝和大部分官員根本就無視百姓的生死。你終於這樣的朝廷難道就能實現你的理想了嗎?最後說不定就落得個和盧植大人一樣的下場。”
第二個聲音反駁:“既然明知道朝政腐敗,那麼你就該去勇敢地糾正它,怎麼能因為困難而後退呢?孟子說:‘雖千萬人我往矣!”你身為聖人門徒怎麼能如此沒有風骨節操?”
狠狠地甩了甩頭, 停下了心中的爭鬥。陸羽嘴角露出一絲苦笑,自己的分量自己還是清楚的,他雖不會去做這亂天下的事情,但是如果這個天下在漢室的手裏自己亂起來了。那麼他也必定會投明主以求早日收拾天下亂象,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而明主嘛……,眼前的此人不知當不當得這個稱謂?
這一串電石火化間的想法掠過,陸羽看著劉備有點出神。
劉備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找回了他的魂魄:“子明,時間也不早了,我們也該去衙門處理公務了吧!”
陸羽點了點頭,跟著劉備向屋內走去,此時的屋中已經傳出了聲響,看來張飛他們也都開始起來了。
陸羽任了侍禦史這一文職,而劉備則是擔任了武職,西園新建的一支新軍,共分八部。每部設一個校尉,劉備以戰功列下軍校尉一銜。西園八校尉,有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劉備、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而職位最高權勢最重的上軍校尉居然是由中常侍蹇碩擔任,就連大將軍何進在名義上都要聽從他的指揮。這個宦官已經成為了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此事雖經朝中大臣強烈反對,但是一意孤行的靈帝依然是固執己見。私下裏已經有流言傳出,靈帝身體日益欠佳,已經在考慮自己的身後之事了。任命蹇碩正是他為此做的準備,為的是皇儲之位。
此事傳出自然不是空穴來風。靈帝雖然在位十餘年,後宮妃子眾多,但是先後幾子都是夭折,僅有二子留存,長子辯由何皇後所出,照理應該是皇儲的不二人選。但是劉辯性格柔弱靦腆不為靈帝所喜。次子協乃是宮中已故的王美人所出,王美人死後由靈帝生母董皇後收養,從小聰明伶俐,行為舉止大方得體,很得靈帝的寵愛,所以宮中經常傳出靈帝希望立皇子協為儲的傳言。而靈帝對此也是不置可否,令得局麵更是撲朔迷離。
皇帝的態度不明顯,那麼在立儲問題上,朝中眾人自然也是分成了三派,互相爭鬥。保持中立的帝黨暫且不論,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立長派實力最強,而支持皇子協的官員不但少而且位卑,聲勢遠不如立長派,隻是其中的董皇後是皇帝的生母,所以尚能苦苦支撐。皇帝在這樣的局勢下遲遲不表態,明眼人就能看出他實際上中意的的確是皇子協。而蹇碩平時就和董皇後走得較近,正是支持皇子協的人物。皇帝此舉無疑是增強皇子協一黨的實力,怪不得有人說他這是在為立皇儲做準備了。
不過這些同陸羽和劉備兩人沒有多少關係,和他們關係密切的盧植本身就是中立的帝黨成員,所以他們兩人也早就被劃入到了帝黨之中。而陸羽在脫離了大將軍府後,也沒有再回去的意思。
此時明顯是快要風雲突起之時,回大將軍府豈不是自己把自己卷入這個風暴之中,陸羽雖然想要實現自己的報複,但還不至於連這種危險都看不清。自古以來皇家立儲之事最是凶險,萬一站錯隊伍,那十有八九就是最後被清洗的料子。陸羽自知力量薄弱,又怎麼會如此不智地去加入這場博弈之中呢?
抽身於事外,有時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