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陸羽站在了洛陽居所的院子中。
再次回到了這個洛陽城中,此時的心境卻是完全不同,由於最後立下大功,他被除以侍禦史之職,賞黃金百兩,絹百匹,雖然知道自己的賞賜實際上同功勞大不相稱,但是陸羽也無所謂於這些身外之物,隻是對此時朝廷的腐敗了解更加深刻,如此的擎天之功居然隻有區區的侍禦史一職,不得不讓人寒心。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他既然是如此,那麼其他大部分討黃巾有功的將士想必也好不到哪裏去。
朝廷上的那些蛀蟲隻以為黃巾一平就是天下太平,殊不知根底在於民心的流失。而民心就是在這樣的不公正待遇下漸漸喪失的。有功不賞,誰還肯為你賣命?
一隻手從身後搭上了他的肩膀,熟悉地聲音從耳邊傳來:“子明又在想什麼?思多傷神,神傷壽減。你我在這個洛陽城中不過是兩個無足輕重的小卒,何必想那麼多呢?”
背後的人正是一起進京的劉備,因為洛陽房價極高,劉備等人當初起兵之時就已經散盡了家財,所以隻能恬著臉住到了陸羽的家中。
既然劉備他們都住在這裏,那麼大牛和蔣奇自然也不能例外,幸好劉關張三人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否則這個小小的宅院還真是容不下這麼多人。
陸羽淡淡地搖搖頭,話語中透著一絲悲嗆:“當初老師教我振黎元之術當在朝堂,但是現今朝廷小人當道,賢臣根本不得施展。我倒不是為自己抱不平,隻是苦了這天下的百姓啊!孟子當年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此卻是世間至理,可是自從西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之說後,皇權漸漸加重,現在的百姓在這些當政者的眼中恐怕已經同豬狗無異了吧!蓄養豬狗不過是為了食其肉,用其力,現在大漢的百姓也是被朝廷吸幹血汗,透支民力。黃巾雖滅,民心已是不在。如此下去,正如郭泰先生所說‘漢室將亡’啊!”他的臉上滿是痛心之色,再次搖了搖頭,真的是對這個朝廷,這個皇帝越來越失望了啊!
“子明,怎可如此胡說!”這話絕對是算大逆不道了,劉備的嗬斥聲色俱厲,自從盧植那次囑托之後,兩人的關係再進一步,已經近似於兄弟了。此時的嗬斥不過是兄長對弟弟的一種愛護罷了。他迅速地跑到敞開的門邊,探出頭去,左右張望,確定了外麵沒有人之後,才輕輕地關上門,回到了陸羽的身邊。
“子明啊,這裏是洛陽城,天子腳下。說話可要提著七分小心,怎麼能夠這樣胡說八道呢?皇帝再有不是,那也是皇帝,漢室再傾頹也是天下的主人,你剛剛那段大逆不道的話要是傳出去,絕對是滅九族的大罪啊!幸好此處隻有你我,要是翼德、文高、大牛這幾個大嘴巴在這裏,到外麵去說漏了嘴那不是要大禍臨頭嗎?你啊!就是太年輕,說話衝動,不考慮後果。現在看你怎麼都是一個毛頭小子,不知道戰場上那麼多計謀是從何而來的。”一開始是聲色俱厲的斥責,到了後來說著說著劉備卻是笑了起來。
看到劉備的眼中一片的愛護之色,陸羽眼神也是微微閃動,臉上同樣露出了笑容:“算了,就聽大哥的,不去想這些了。翼德,雲長他們起來了沒?”
聽到陸羽的一聲大哥,劉備心中驚喜,之前陸羽一直是叫他玄德兄的,雖然也是親近,卻總透著一股生疏,現在這一聲大哥,頓時使得兩人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了起來。玄德兄還是好朋友,而大哥就是一家人了。
劉備心中喜悅,反映在臉上也是笑容滿麵,他這個人雖然有城府,但是對於自己欣賞的人總是能夠以誠相待。這也是為何他能夠憑一屆草民之身得到關張這樣的猛將跟隨的原因了,不論是張飛、關羽、蒲元、簡雍,都有一個特點,都是性情中人!這就是所謂的“君待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的道理。
“他們還沒有起來,這幾天趕路也挺累的,昨晚又喝了不少酒特別是翼德貪杯,這時倒是起不來了。”此時的劉備很有點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感覺。
但在陸羽的眼中,這樣的劉備反而是可愛的,這樣的人在做大事上可能不如那些感情淡漠的梟雄,但是同這樣的人站在一起,至少是有安全感的。更何況,劉備在決斷方麵的表現絲毫不比任何人差。這的確是一個很有魅力,能夠吸引很多人才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