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大戰,本就不怎麼繁華的廣宗城中,現在更是一片狼藉。
原本尚算稠密的民居早已經拆掉了大半,變成了一堆堆積在原本應該是倉庫位置的空地上的石塊和滾木,因為倉庫也早就因為城中守城物資的緊張而拆掉了。
不過城中的道路卻是清得一幹二淨,這是為了保持軍隊的迅速調動和後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運到前線。
城中不時有一隊隊的黃巾兵走過,雖然已經堅守了一月的城池,臉上稍有疲色,但是精神依舊是非常旺盛,手中的戈矛握得穩穩的。
由此可見,黃巾首領張角也並不是完全的無能之輩,至少這份組織能力和個人魅力已經是遠超常人了,怪不得能夠憑空掀起如此規模浩大的一場起義。
因為黃巾軍是貧民百姓組成的部隊,為了體現這一性質,根據張角的命令,拆除民居的工作是從那些地主豪門的大宅開始的,所以廣宗城中現在幾乎已經看不到稍大一些的宅院了。唯一列外的,就是位於廣宗城中央的縣衙,不因為別的,隻是因為大賢良師張角的主帥行營就放在這裏。
此時的縣衙之中,張角高居在原本屬於縣令的主位之上,兩側端坐著黃巾軍中的重要將領。
張角看上去大約有五六十歲的樣子,身著一席鵝黃色的道袍,頭上同樣紮著一方黃巾,但是並沒有把頭發紮起來,而是任其披散在兩邊,高額清顴,眼窩微微內陷,目光平和之中給人一種親近慈愛之感,須發皆白但是麵色紅潤,皮膚泛著彈性的光澤,配上胸前的八卦圖案,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堂下半跪著一個黃巾小校,正在向張角彙報著什麼,神態恭敬之中透著一股激動。
張角一開始麵色沉穩地細細聽著,越聽臉上越是動容,到得最後聽完,竟然忍不住拍手大笑:“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大漢朝廷居然自毀長城,臨陣換帥,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夫董卓替換掉了我們的勁敵盧植,真是天助我也啊!哈哈哈!”
左右的黃巾將領大多喜笑顏開,但也有少部分人依然有著冷靜的頭腦。
趙弘就是其中之一,他不無憂慮地站出來提醒張角:“大賢良師,這個消息是否準確?官軍狡詐,當心這是他們設計謀算我們。” 張角此時心中的喜悅漸漸平伏,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細細地思考了一下,他搖了搖頭:“不會的,這個消息我們在盧植軍中的細作傳來的,而且洛陽的細作也傳來了類似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問題。而且我軍斥候冒死潛出城外,也是探聽到漢軍之中這幾日夜夜傳出低泣聲。種種跡象表明,盧植的確是被撤掉了。哈哈,大漢皇帝昏聵,居然輕信一個小黃門之言,自毀長城,看來真的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眾位將軍回去好生整頓兵馬,靜待破敵良機。”
張角這麼一解釋,剩下的黃巾將領心中的疑竇也是漸消,都是齊聲應諾。
廣宗城外的漢軍營中,董卓也在召集大小將校開會。
董卓也已年屆四十,雖然是戎馬多年,但是近些年來已經基本上不親自參加戰鬥了,所以身體漸漸發福,坐在那裏就像是一座肉山。
“眾位將軍,今上以我替代盧植領軍,乃是嫌盧植攻敵不力,無法速勝。所以我若想坐穩這三軍主帥的位子,還要快快地打一場大勝仗給朝廷上那幫人看看,以免落人口舌。”
在場的都是董卓從涼州帶來的親信,其中有他的兩個女婿討賊校尉牛輔和功曹李儒,同宗部將董越,得力戰將段煨、華雄、樊稠、徐榮、胡軫,楊定和騎都尉李肅。
這些都是董卓一手帶出來的老班底,對他是忠心不二。他能縱橫西北,稱霸一方,甚至不聽朝廷調令,而讓朝廷對他無可奈何,可以說就是因為有了這一套雄厚的班底,根基已深,才令朝廷也是心生忌憚,所以他對這些人的能力是絲毫不懷疑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文武不平衡,大半都是武將,隻有李儒,還有一個半吊子的李肅稱得上是謀士。這是因為涼州是邊地,尚武輕文,文人謀士實在是稀少,就算有幾個名士,以董卓的名聲也是招之不到,所以董卓對此也無可無奈何,想招也沒地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