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暗中之暗(1 / 2)

張青彷佛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他很想大聲喊出來,但是他彷佛被卡住了喉嚨。

耳邊又響起陣陣低喃:“你看,這就是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

張青拔出十方劍,猛然往身旁斬去。

但是他隻斬到了空氣。

突然身旁一陣大亮,無數道光自空中落下,將四周照的清晰起來。

隻見自己身處一副廣寥的平地,沒有蒼穹,頭上隻是灰蒙蒙的一片,瞧不到頂。

張青仰頭望天,突覺足踝一緊,低頭一看,卻見到一個瘦骨嶙嶙的人趴在地上,抓住自己腳踝,空洞的眼神漠然望著張青,幹涸的嘴唇一開一合,艱澀道:“大爺,請賞小的一口吃食吧。”

忽然間,每束光中都出現了一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密密麻麻地將張青包圍在中間。

每一人都是趴在地上,眼神空洞,麵黃肌瘦,蓬頭垢麵,如潮水般紛紛向張青湧來。

他們死死抓著張青的褲子,哭嚎著,咒罵著。後麵的人更是猛烈往前擠,將前麵的饑民壓在身下,骨裂聲、哀嚎聲不絕於耳。

張青冷汗浸透衣裳,淚水幾乎落將下來。他從未感到過如此害怕、畏懼,彷佛麵對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群沒有感情的野獸。

他感到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在浪潮中翻滾不休,隨時將被大浪吞噬,葬身海底。

就當他瀕臨崩潰邊緣,四周倏爾一黯,饑民登時消失在空中。

耳邊那聲音再次響起,這次什麼也沒說,隻是一直在重複四個鮮血淋淋的大字。

蒼天已死,

蒼天已死。

蒼天已死……

正殿之中,漢朝文武百官分列而立,垂手恭謹,均望著龍椅上那黃袍青年,默然不語。

漢靈帝萎靡不振地倚坐著,打著哈欠,原本清秀的臉龐因夜夜聲色犬馬而憔悴不堪。

“稟奏皇上,如今旱情嚴竣,豫州、冀州、兗州等地區災情最甚,若是再不讓各個地方開倉派糧,隻怕到時民心有變啊。”冀州刺史蘇章跪在路中央,麵色凝重道。

“又是災情,災情!”靈帝伸了個懶腰,漫不經心道:“日日都是災情,翻來覆去便是這些。莫非你們不知連年征戰,國庫早已虧空麼?你們讓朕用什麼去派糧?用你們的腦袋麼?”

蘇章眼神堅毅,大聲道:“皇上!旱災緊急,若是再拖延下去,不知會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懇請皇上下令放糧,挽救百姓!”

“放肆!”漢靈帝心頭驀然騰起一股怒火,霍地一下站起身來,“朕乃當今天子,豈是爾等能夠妄論?來人!將此人拖出去,重責二十大板!”

“慢!”蘇章喝退一旁侍衛,雙袖一拂,輕身道:“我自己走。”說罷摘下頂上烏紗,大步走出正殿。

“若是再提旱災情報,定罰不饒!”漢靈帝望著蘇章遠去背影,複又坐下,滿臉不悅道。

“微臣司徒楊賜,有要事稟奏皇上!”一個華服白發老者突然出列道。

“準奏。”

“微臣許久之前便收到消息,那太平教道張角等反賊借著治病之名,四處招兵買馬,意圖謀反。微臣經過細細調查,此消息果然不虛。反賊張角自立為天公將軍,與其胞弟張寶、張梁自稱黃巾軍,已聚徒眾數十萬,連結郡國,將在三月五日同時揭竿起義。現人證確鑿,還請皇上定奪!”

“什麼?這還得了?”

“此等反賊,應殲而誅之,抄家滅族!”

“反了反了,天子腳下,竟敢做這等苟且之事!”

正殿恍如炸開了鍋,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給朕安靜!帶人證上來!”漢靈帝臉色越來越難看,語氣中已隱隱含著怒氣。

一個青年將領被帶了上來,跪在地上,低聲道:“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是何人?抬起頭來,讓朕瞧瞧。”漢靈帝緩緩走下台階,來到青年將領麵前。

“我乃黃巾軍馬元義渠帥部下,姓名唐周!”青年將領猛然抬頭,臉上一絲表情也無。

“唐周?”漢靈帝臉上浮現一絲笑容,“你說張角造反,可有憑有據?”

“小人曾在馬元義手下共事多年,他底細小人全部知曉。如今九州之內均有數萬教徒,各設一方渠帥,隻待張角一聲號令,便會起兵造反。”唐周又將頭低了下去。

“那張角現今何處?”漢靈帝盯著他的背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