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時機已到,當歸(1 / 2)

年輕俠士把話帶到,就謝過我們的挽留,告辭離開。狂石與金麟片刻也不耽擱,立即著手安排給各武林門派遍灑英雄帖,將當年離王被害,以及如今太後與顧長安為了斬草除根,囚禁迫害麒王一事盡數陳明原委,希望各武林名教能夠援手相助一臂之力。

武林中人,無論正邪,多是愛憎分明的熱血漢子,接到消息以後,又賣天元老人薄麵,立即按照書信中的方法行事,各展神通,不消兩日,涼辭被囚禁重傷的消息就傳遍了長安的大江南北,引起一陣不小的轟動。

涼辭當年除奸臣,平戰亂,為長安百姓安居樂業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又帶兵剿滅菩提教,救百姓於水深火熱,大家對他奉若神明,感恩戴德。多少年來,他的英勇事跡都在市井民間,茶坊酒肆之間被大家爭相傳誦,津津樂道。如今加上有人故意引導輿論方向,我遠赴苗疆,孤身入宮等事又餘溫未消,民眾的火焰就瞬間熊熊燃燒起來,直接蔓延到三軍將士之間,顧長安的龍案之上。

果真如同我們所料想的一樣,太後和顧長安忌憚民眾的力量,再加上朝中諸臣力諫,暫時不敢討伐我們,隻在不遠不近的地方按兵不動。

蠱皇一直沒有回來,更加令我們提心吊膽,擔心有什麼變故。關押涼辭的地方隱蔽,而且四周都有人嚴密看守,最是耳聰目明,金子該不會被發現了行蹤,遭遇什麼危險吧?

狂石曾經隻身一人前往宮中探聽涼辭的消息。回來一臉凝重地告訴我們,涼辭的牢房周圍布置的都是一等一的大內高手,聽聲辯位的功夫尤其厲害,他不敢過於靠近,隻能遙遙地查看附近地形,束手無策。

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雙方一度陷入僵持,朝廷按兵不動,我們也麵臨著糧草即將告罄的危機,卻一籌莫展。

探子帶來消息,朝廷的大軍中已經出現了不正常的騷動。以前涼辭帶出來的許多將領,對於朝廷迫害涼辭一事,深感憤懣,頗有微詞,在大軍中自然引起不小的波動,引起兩端分化。

還有可以稱得上喜訊的,就是北方邊關傳來十萬裏加急,帶著塞外冰冷的風雪味道:北方墨罕部落源源不斷有士兵在往邊陲集結,操練陣法,戰鼓喧天,有蠢蠢欲動之勢。朝廷為了邊陲安危,不得不從五萬大軍裏抽調出兩萬人馬遠赴墨罕邊境,抵禦墨罕入侵。

我對於林大哥的心意自然心領神會。如今墨罕正是大雪嚴寒天氣,千裏冰封,後方糧米供給困難,委實不利於兩國交戰。林大哥睿智,斷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長安。他這是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顧長安宣示自己的立場,默默地幫我,幫助涼辭!

緊接著,南方苗疆也有討伐戰書傳來,陳明我曾經同苗蟲蟲同服了同命連心蠱的緣由,要求長安朝廷必須要保證我在長安境內的人身安全,否則萬一我有什麼差池,危及苗疆下一任蠱王的不二人選苗蟲蟲的性命安危,苗疆必然不惜餘力,討伐長安。

對於蟲子為我所做的努力,我隻有感激,並且為自己以前小肚雞腸,對她的一再猜疑表示內疚。

有了林大哥和蟲蟲的雙重壓力,再加上長安百姓的輿論聲勢,我相信,一定可以令顧長安焦頭爛額。但是,涼辭的呼聲越高,顧長安對於他的忌憚之意也就更深。

所以,營救涼辭出宮迫在眉睫。

狂石和金麟幾人每天對著皇宮的內部守衛圖,一籌莫展,不知道究竟該如何下手?若是沒有九成的把握,我們是不敢冒失行動的,成敗在此一舉,事關五千將士的性命安危,不得不謹而慎之。

金子在我們的急切盼望中,終於回來了。它一身的狼狽,無精打采,身上的顏色黯淡無光,就連它最引以為傲的觸角也斷了一根。

蟲蟲擔心地抱著它仔細檢查,並沒有明顯的傷口,我們的心就沉了下去,知道,它這樣萎靡不振,應該並不是同別人交手所致,而是為了給涼辭療傷,傷了自己。

我們在金子的翅膀內側,找到一塊帶著血跡的月牙白錦布,正是涼辭身上衣襟的布料。

我激動地接在手裏,顫抖著手小心翼翼地打開,上麵隻有兩個用血寫就的小字:“當歸”

“麒王爺這是什麼意思?怎麼寫了一味藥材名字在上麵?”蟲子不解地問。

我緊緊地咬著下唇,強忍著滿眶淚意,說不出話。

狂石黯然道:“麒王爺這是告訴我們,當歸,讓我們早些撤退,不要管他,怕是宮中形勢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