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孰不可忍(1 / 2)

乍見紀委書記成天明的樣子非常難看。他氣呼呼地走進杜子浩的辦公室,一屁股坐在沙發上一聲不吭,就連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廖興智遞上的茶也未作理睬。

杜子浩瞧見他的模樣,忍不住揶揄道,小明子,你是過來興師問罪的吧?

成天明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嗬,我哪敢興師問你的罪喲,杜部長。

接完成天明的電話,杜子浩就立刻猜到他所指的為何事。顯然,自己與倪誌峰在上午書記辦公會上的爭論,瞬時之間已成為炎陽公開的秘密。

杜子浩分析,傳播的渠道不外乎幾種可能:陸坤——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推波助瀾的好機會;龍欣——難保不會通過親信之人散布小道消息;金麗華——作為倪誌峰多年的心腹,肯定會不遺餘力地發揮褒倪貶杜的作用。當然也不排除隔牆有耳,偶爾路過的縣委辦工作人員不經意充當傳聲筒。

無論如何,這一事件都已成為熱門話題,再加上丁育平的雙規,炎陽坊間如今的熱鬧程度已是可想而知。

杜子浩並不想細加詢問成天明消息的來源,而且也沒有必要。民間都已盡知之事,何這況名時不時要搞點秘密行動的縣委常委。他用一種複雜的心情,靜靜地望著這位多年的好友,想聽聽這張從不饒人的嘴裏會蹦出怎樣的想法。

成天明到底忍不住,目光直直地盯著杜子浩,用一種近乎質問的口氣問道,杜部長,你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

杜子浩覺得有些刺耳,不由自主地直愣愣地答道,成書記,我並不是你雙規的對象,請不要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

成天明也覺出自己不妥,語氣頓時軟了很多,小浩子,你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記得上次我也勸過你,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要著眼大局考慮,有些事情能忍就忍,你不是也同意我的看法嗎?

杜子浩頗為感慨地說,你上次說的事情與邱鬆成有關,可惜,兩天前他就已經離開人世了。

成天明不由怔了一下,繼而追問道,其實,邱鬆成的事情隻是一個比方,你是真糊塗還是假裝不清醒?

杜子浩微微一笑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難道還能有挽回的餘地嗎?

成天明低頭沉思了一下,然後很誠懇勸解道,我去找倪書記那裏做做調和工作,然而你去找他道個歉,低調處理這件事情,你看好不好?

聽到成天明的意見,杜子浩不由慒住了,忽而用一種奇怪的眼神望著他,不明白這位老友為什麼如此介意此事。他是真的關心自己,還是另有所圖?諸如此類的想法原本有些齷齪,但杜子浩卻無法掩蓋住心中的迷團。

瞧見杜子浩若有所思的模樣,成天明以為對方已經默認自己的建議,瞬時顯得非輕鬆起來,立刻站起來表示,我現在就去找倪書記,你等會再過去找他好好談談。

杜子浩本打算叫住成天明,張開了口卻沒有說出聲,眼睜睜地看著老友匆匆離去。

此時此刻,杜子浩確實比較矛盾。從原則上來講,他根本不會認同倪誌峰所謂的全局觀念。在內心中,他又深為自己的冒失和衝動而懊悔,也想通過某種友好的方式與倪誌峰達成某種共識。然而,夏鹿鳴那一係列怪異的言行舉止,使他似乎又得到某種無法預知的慰藉和保障,甚至可以達到阻止和對抗倪誌峰的目的。

其實,杜子浩可能並沒有發覺,他的思維正被一種僥幸的心理所操控。如果說得庸俗一點,杜子浩已經身陷一場無意參與的賭注之中,心存僥幸的他既想買莊又想押閑,期望獲得雙重保險。這場賭注,實際上就是一場慢慢啟開帷幕的政治博奕。或許,正如很多人心裏想得那樣,炎陽已經平靜得太久了。

杜子浩的思想鬥爭還在進行,成天明卻已坐進倪誌峰的辦公室。縣委書記一直沒有打斷他的話,麵帶慈和的微笑,望著麵前的紀委書記,聽著他滔滔不絕的說辭,幾乎全部是為杜子浩所做的辯解,以及表達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