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三叉原(一)(1 / 2)

三叉原,因為有三條不知名的小河從這裏流過,並在這裏彙聚成一條大河,從天空俯瞰其形狀就像是傳說中海皇手持的三叉戟而得名。這把巨大的三叉戟橫臥在三叉原的正中,將三叉原分為南北兩部分。這三條構成戟頭的小河水勢都十分湍急,想要從此過河事前難萬難,唯有在戟柄與戟頭相連,小河彙聚成大河的位置,水勢才驟然減緩,水麵既可擺渡,也能架橋,所以這裏也因而興起了一個鎮子,名字就叫做渡頭鎮。

渡頭鎮上常駐的居民有五百戶,人口在兩千上下,地勢東高西低,東邊有一個小嶺,位置就在三條無名小河最北一條河的邊上,湍急的河水從嶺下流過,翻騰著彙入戟柄河,又由戟柄河彙入涅瓦河,最終經由獸人王國的海口入海,所以這小嶺的名字就叫望河嶺。

“大人,前麵就是望河嶺了,過了望河嶺就是渡頭鎮的北鎮了。”一個斥候騎兵向擔任大軍先鋒的成陽回報道。

“恩,有沒有看到獸人的蹤跡。”成陽高坐在馬上,身上的甲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還沒。”

“恩,那好,傳令全軍全速前進,我們要趕在獸人到來之前占領渡頭鎮。”

渡頭鎮雖然交通便利,但卻不是軍事重鎮,主要是因為落日平原上石材貧乏,築不起大城,而渡頭鎮地形狹窄,不利於部隊展開,因此隻有寥寥數十個獸人士兵駐守此地,這些士兵裝備極差,僅有布衣及木棍,與其說是士兵到不如說是暴民更合適一點。

成陽派了兩個標的士兵去對付這些暴民,結果連這些暴民的影子也沒見到,隻見到了一地的木棍。掃清前路之後,成陽迅速率隊進入渡頭鎮,控製包括鎮長府在內的所有重要地點,安頓好鎮內之後,他帶了十五名侍衛,穿過南鎮來到戟柄河以南的平原上,按照雲河的計劃這裏是即將到來的決戰地,作為大軍前鋒成陽必須盡快掌握這裏的地勢。

雖然隻是各了一條戟柄河,但地形卻有著天壤之別,北岸的地形一馬平川,南岸地形總的來說雖然是東北高西南低,但是地表卻如同波浪一般緩緩起伏,高的地方比低窪的地方最少也要高上個兩三米,相差大的更是有十餘米。

成陽知道像這種地形是十分有利於人類重騎兵作戰的,重騎兵可以利用這些起伏,居高臨下的衝擊敵軍,以求得勝利。他用旗幟標注出幾個必須要占領的土丘,然後帶著手下的侍衛折回城內,這時候鎮外忽然響起了悠長的號角聲,是獸人們的行進訊號。

號角聲還未停歇,一個哨兵就跑了進來,向成陽報告說,鎮外大概來了三千左右的獸人部隊。

成陽立刻判斷出這支部隊跟自己一樣,是獸人大軍的先鋒部隊,也是奉命來占領這個鎮子的,不過很不幸的是他們比自己來的晚了一步。

*******************************************************************************

莽古爾泰驕傲的騎在馬上,身邊是他的親兵部隊,再向外則是密密麻麻的獸人步兵。他有理由驕傲,因為他今年才不過十八歲,就已經是獸人部落的牙兵將軍了,麾下的全都是獸人部落最精銳的牙兵。這些戰士按三千人一隊編製,裝備的最好的武器和甲胄,在獸人的部落大較中,一個牙兵可以對付三個普通的獸人士兵。但即使是這樣,他們看向莽古爾泰的眼睛中也是充滿了敬畏,因為莽古爾泰曾經在一次比試中,不穿甲胄不拿兵器,一個人打倒了五十個牙兵。這次比試之後,整個獸人部落中都以“勇士中的勇士”來稱呼這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