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青會說長青訣(2 / 2)

眾人聽罷靜儀師傅講法,各有所得,齊齊拜謝道:“多謝師父”。而後靜儀又看了一遍眾人,問道:“各位可還有疑?”袁千山感受到靜儀師傅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便開口問道:“師傅,修佛的人還可以食肉嗎?”靜儀師傅看了看大家,看到大家多有疑色,開口說道:“這個問題很好,貧尼便再與各位分享一個往生幾世的故事:第一世,那是一隻小狐,在山野中遊蕩覓食,不小心誤中獵人的陷阱,小狐不能動彈,內心的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饑腸轆轆掩蓋,在小狐奄奄一息之時,有一個僧人出現在了小狐麵前,僧人解開困住小狐的陷阱,可小狐已經沒有力氣動彈了,僧人也苦修了一天,水囊空空,並無食物,僧人不願見死不救,便割了自己的血肉喂給小狐,小狐吃了僧人的血肉,恢複了生氣,有感僧人的慈悲,小狐發願來世必以血肉償還。第二世,它成了一隻野兔,當僧人在樹下坐禪時,它一頭撞死在了樹上,僧人卻沒有吃野兔,而是埋葬了它;第三世,它成了一尾魚,在僧人日日清理的蓮池裏長大,直到老死,僧人也沒有吃它;終於到了第四世它是一匹馬,僧人騎著馬想穿越冬日的森林趕回寺裏見已生命垂危的師父,卻在森林裏迷了路,糧食用盡後,僧人牽著馬艱難的前行,終於不支倒地,後來一個獵人出現,殺了奄奄一息的馬,將溫熱的馬血喂給僧人,將僧人救醒,而後烤了馬肉給僧人吃,僧人不肯吃。獵人說:“這馬已經死了,要是能救了師傅,也是它的功德。”僧人聽了,想到自己還要回寺去見恩師,便流著淚吃下了馬肉。到了第五世,他成了人,而僧人轉世成了他家門庭前的一株葡萄樹,每年夏季都會結出甜甜的果實。”

靜儀師傅講完,又掃視了一遍眾人,信眾多沉浸其中,袁千山聽了靜儀師傅的故事,不免想到:“不知自己前世是不是和慧色小師傅有些緣分?”想到此處便忍不住又轉頭去看慧色,卻見慧色平靜的望著師父,不免有些沮喪。袁夫人卻沒有來管他,聽了靜儀師傅的故事,也不知觸動了何處,竟隱隱有些淚水在眼中打轉。袁千裳感到母親有些動情,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又定定望向師父。江老爺在袁千山後麵,微微有些皺眉,不知在沉思何事。沈家公子也在人群之中,像慧行望去,慧行卻轉頭望了一眼慧色。靜儀便念佛號說道:“南無觀世音菩薩,眾生有靈,萬物互緣,人不該枉造殺業,也不該囿於成見。該不該食肉,單憑自己的體驗感受,世間萬法,皆需親證。我長青寺眾已慣食素,但並不要求所有修佛者都食素。隻需謹記,一飲一啄,皆有緣法,細細體味,方得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