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巧結緣慧行度親(1 / 2)

會既已散,慧行複去開了寺門,再去食堂持了自己的缽盂,便下山去了,慧行一邊行禪,一邊想著蓮溪鎮上的幾處酒肆飯莊,想到珍饈樓似是有些精巧的乳製甜品,便決定先去鎮中最大的珍饈樓看看能否化到些羊奶。行至半山,看到前方有輛馬車緩緩駛來,夏日裏風光正好,漫山裏開了各色各樣的小花,坐在馬車裏上山來參拜的夫人和小姐正開著窗子看山景,待走進了,看到慧行,夫人便開口問道:“小師傅怎麼一個人下山?”“師父命我下山化緣。”慧行答道,站在路邊,看著馬車駛過。“如此,便請珍重。”夫人道。慧行施了一禮,便繼續朝前走去。

“這個小尼姑不是偷跑下山玩的吧?”車上穿著鵝黃短衫的少女揶揄道。“不可胡說”夫人瞪了少女一眼,又想了想道:“這是鎮上溫家的姑娘,聽說年前才為著給忘母祈福,去了寺裏出家,許是想家了。”“啊?娘說的是溫如雪姐姐?方才那個小尼姑?”少女驚訝的張著嘴巴。“是啊,你若記得她,便該知道人不可貌相的道理了。”少女聽完,依然無法將記憶裏又明豔又清冷的溫如雪和方才的小尼姑重合在一起,隻是喃喃道:“怎麼會......”

慧行也認出了車裏坐的是袁家母女。出家之前跟隨繼母走動時,曾見過幾次。略一皺眉便又想到:“我如今雖是出了家,但師傅說並不需要和家裏斷絕來往,家裏是來處,也是去處,與其他去處並無不同。見父母親朋也應以自在的方式相處。如今慧色太小,實在需要一個乳母,弟弟便有幾個乳母,我該回家問問父親能否幫忙。”

主意已定,慧行還是先去了珍饈樓,走進大門,對著迎上來的小二說道:“南無觀世音菩薩,我是長青寺的慧行,來向掌櫃化些羊奶。”“小師傅稍等,我去叫掌櫃的。”小二說著便上樓去了。少時,掌櫃下來說道,“小師傅,羊奶我已叫小二去取,您可還需要些別的?”“多謝施主,有新鮮羊奶就夠了。”慧行施禮道。小二拿著兩個白瓷瓶子從後堂出來,看了看慧行手中的缽盂,便想將瓷瓶打開,將羊奶倒給慧行。掌櫃說:“不必打開了,小師傅可是要帶回寺裏?”慧行點了點頭,“拿著瓶子回去更方便些。”掌櫃示意小二將瓶子遞給慧行,慧行依舊持缽接了,說:“多謝施主,這瓷瓶我下次來時會歸還,就此告辭”“好,請慢走。”掌櫃的客氣應道。蓮溪鎮素有供僧禮佛的風氣,僧尼們多自給自足,隻是固定的日子還是會下山化緣,偶爾也會講些佛法,今日卻不是長青寺化緣的日子,掌櫃的不免想道:“今日既不是月中也不是月尾,也隻來了這一個小師傅,化的還是生羊奶?難道是寺裏去了什麼受傷的小獸?”

慧行出了人聲鼎沸的珍饈樓,便向城西走去,穿過了幾條街,眼前的事物總算熟悉了起來,香氣撲鼻的脂粉鋪前幾個少女圍在一起調笑著挑選胭脂,披紅掛綠的綢緞莊裏有位夫人正摩挲著淺紫色流雲花樣的錦緞,半掩門扉的繡坊裏一瞥就能看見繁花似錦的刺繡屏風,慧行想起母親還在世時,特意帶她去貢繡坊裏學習刺繡,祥雲、流水、卷草,花開富貴、百蝶穿花、鴛鴦戲水、鳳穿牡丹、百鳥朝鳳...越華麗,越艱難。如今想來,繡品再精美,怎麼比得上蓮池裏隨風搖曳的蓮花,又怎麼比得上日出時,五光十色的煙霞。“不知娘親是否看過霧隱山清晨的山霧”,慧行邊想著邊停下了腳步,眼前已是溫家的大門,裏麵的門童見到慧行十分的驚訝,輕輕喚了一聲“大小姐?”。“爹爹是在家,還是在堂上?”慧行問道。“老爺在家,未曾出去過,我這就去通知老爺。”一旁的另一個小童說著便朝裏跑去。慧行想了想也沒有進門,便等在了那裏。

“老爺,大小姐回來了!”小童跑進了書房門,轉頭看見溫老爺便喊道。溫老爺本來在會客,聽了,慌忙站起,“在哪?”“在大門上。”溫老爺聽了,便快步走了出來,果然看到大門口立著一個一身海青僧袍的小尼姑。“雪兒?”溫老爺快步走去,到了門口才看清真的是自己的女兒“真的是你!”。“爹爹”慧行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