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慧色入寺(1 / 2)

霧隱山,山不見高,許是山勢綿延起伏,且山穀水源豐沛,終年都披著一層霧氣,尤其清晨,山霧繚繞,靈動縹緲,頗有些隱世仙山的樣子。實則山腳下就有個熱鬧的鎮子,依著蓮溪河而建,就叫蓮溪鎮,蓮溪鎮往東十餘裏便是出雲國都城雲浮。

山上的長青寺已敲響了三遍晨鍾,僧眾都齊聚大堂開始早課,長青寺是個香火旺盛的尼姑庵,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蓮座金身,眉目慈悲,體態莊嚴。殿前一灣蓮池,種著粉色,白色,藍色的各色蓮花,主持說蓮花各色,便如眾生各異,後殿無遮殿便是主持靜儀師傅宣講佛法的道場,每月初一都會有一場**會,主持講法,各位出家和在家的修行者論法,會後也會有些信眾向幾位師太傾訴以求開解。

據說長青寺乃是當年妙盈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故不論是鎮中大商戶人家的女眷,還是平津城中的官家夫人,都會偶爾來寺中參拜。長青寺中的尼姑們修的也不是避世的法門,而是入世的功德。

待到誦完經咒,下了早課,主持靜儀師傅回了菩提院禪房坐禪,靜思帶了一眾去準備早膳,靜念則看著各處打掃廟宇,看到最小的慧行小尼姑又跑著去開寺門。

靜念說道:“慧行,莫跑,專心行走。”

“是,師太。”慧行聽了依言放慢了腳步,照著師傅講的行禪方法,專心的感受自己的身形,調整著呼吸配合著步伐,又目視著前方向最遠處看去,耳朵也注意著一切的動靜。行到蓮池的時候,不免多看了兩眼其中開的正茂盛的蓮花,忽然覺得似是聽到了平常不曾聽到的聲音,有些尖銳,又有些綿薄。繞過蓮池走了幾步,依稀分辨出來是哭聲斷斷續續的從大門處傳來,當是嬰兒急促的哭聲,慧行心中一顫,快步走了過去,打開大門,就見一個籃子放在正門口,當中正放著一個錦被包裹著的嬰兒,似是不滿自己的遭遇正在放聲大哭。

慧行小心的抱起小嬰兒,想著以前在家中時,曾見過乳母照顧弟弟的樣子,一邊輕拍著,一邊一步一步的踱步走回寺裏,方繞過蓮池便喊道:“師太,門口有個小孩。”

靜念師太看到慧行抱著的錦被,又聽到慧行的話和嬰兒小了一些的哭聲,也趕忙快步走了過來,輕輕的接過慧行手中的嬰兒,方才問道:“可還看見別的什麼東西?”“還有個籃子,我去拿”慧行說著又跑了出去。靜念想了想,對圍觀過來的慧言說道:“慧言,你去稟告主持,再去和靜思師太說明,讓她帶些米湯來,我帶著嬰兒去無遮殿裏等候。”“是,師太。”慧言依言去了。

不知是哭鬧的有些累了,還是大殿內香氣安神,亦或是靜念師太的懷抱溫暖舒適,進了大殿,小嬰兒漸漸的安靜下來,沉沉睡去,靜念師太輕柔的將嬰兒放在蒲團上,慢慢的解開錦被,裏麵的小嬰兒還穿著貼身的肚兜,看這形容,似是早已滿月的女嬰。“師太”,慧行不多時便跑了回來,隨著進了大殿,此時輕喚一聲,將拿來的籃子遞了過去。靜念師太接過籃子,看到裏麵還鋪了幾層棉布。除此之外並無他物。“唉,阿觀世音菩薩。”師太許是想到如此小的孩兒便被拋在寺廟門口,起了慈悲之心,歎氣念了一聲佛號。原本打掃大殿的慧心問道“師太,這是有人將孩子扔到寺廟來了麼?也沒什麼信物,也不知有什麼緣由...這孩子也太可憐了。”靜念師太搖了搖頭道“前世因,今日果,她既在這裏,便有在這裏的緣由,隻是她還懵懂,不知如何度她。”

“眾生皆可度。”靜儀主持邊走進大殿邊說道。“主持”眾人行揖禮道。靜儀看了一眼嬰孩,接著說道“既此嬰孩送來了長青寺,便是世間已無掛礙,可入我佛門修行立身處世。”靜儀師傅說完依次看向眾人,似是在詢問眾人有何意見。靜念師太還未將心中的一絲疑慮清晰明見,尚未答話之時,靜思師太便提著一個食盒走了進來。“主持。”靜思躬身一揖,又轉向靜念師太略一垂首,目光便專注在了蒲團之上的嬰兒身上。時值春末夏初,氣候倒是適宜,小女嬰睡夢之中依然蹬腿抻手,偶爾還會發出些許嗚咽。“連生辰也不曾送來嗎?”靜思師太又看了看旁邊翻過的籃子和棉布問到。“是,便隻有這個嬰孩,還有包裹的錦被、鋪墊的棉布和提籃。”靜念答到。“如此,便先閉了寺門,靜念和靜思便在無遮殿裏照料下這個嬰兒,其餘人依日常行事,早殿過後,加一場小**會,來說一說撫養這個嬰兒的事。”靜儀說完,又看了一眼熟睡的嬰兒,便走出了無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