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紀稍長的中年人問道:“那究竟是什麼祖咒?”
說書人搖了搖頭,繼續說:“唉!這都是人的欲望與貪婪害得,這事情發生在兩百年前…”
兩百年前,當時的當時的齊家,是落魄了的貴族,至於落魄到什麼地步,那可以是用寒酸二字來形容,當時的齊家隻有一個對夫婦,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雖然粗茶淡飯,但日子也過的很甜。應為齊父是村子裏唯一的讀書人,村長便開了個學堂,請他去教書。幾年下來這日子也好過了許多,齊父一直不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在教書時也讓自己的女兒,和村裏的小女孩也來聽課。而齊母卻是認為,身為女子就應該等到出嫁的年紀,找一個好點的人家嫁了便是。這齊家有三個孩子,老大齊明,老二齊步雲,老三齊嘉禾,這齊步雲就是齊家的女兒。
幾年過去,三個孩子已都長大,夫妻二人也在為他們的事情而悠愁,老大因為要上京趕考,需要盤纏,而家裏東湊西湊的,也不過二十兩,齊明見父母為自己勞累,弟妹為自己想盡辦法,便說:“爹娘,我還是不去考試了。”
齊母急忙說:“是不是在擔心銀兩的事,兒子,你不用擔心。”
結果第二天,齊母果然拿出了二百兩銀子,並且說這是自己變賣了嫁妝,齊父心知肚明,也不後多問。
直到齊明高中後,齊母才告訴他。原來那筆錢並不是賣嫁妝得來的,而是她去村長家借的,村長也沒有那麼多的錢,而是齊母承諾,齊明它日若高中,定八抬大轎迎娶自家女兒,村長聽聽到這話,看了看自己憨厚老實的女兒,齊明他是看著長大的,這孩子也不錯,便家裏所有的錢都拿給了她。
齊明聽到這話,陷入了沉思,而齊母的意思卻是:“既然我已是陛下禦點的狀元,又何必在意這些,拿兩百兩還給他們便是。”
齊明卻搖了搖頭:“君子要言而有信,既然母親以為孩兒訂下這門親事,那我明天便去提親。”
其實齊明不知道的事,在他回來的前一天,齊母已經讓人去村長家說,齊明回來了,但別癡心妄想齊明會娶他家女兒,欠他們家的錢,會還給他們的,還對他們羞辱了一番。
周圍的街坊四鄰都竊竊私語,對他們冷言嘲諷。
村長家的女兒年芳十五,名喚信羽,長得不算漂亮,但是憨厚老實,就因為這個卻讓認為是個傻子。
看著父母臉上懊惱的表情,信羽卻是滿臉微笑的說:“爹娘不用傷心,我還不願意嫁給他呢。”
齊明來到村長家,聽到周圍的流言蜚語,才知道自家老娘幹的好事,便向村長家道歉。
村長見他如此誠心誠意,便原諒了他們家。
而信羽卻不樂意:“憑什麼你們家說娶就娶?”
齊明有了興致:“那信羽想讓明哥哥怎樣?”
信羽思考了一下:“你要給阿爹阿娘,賣好看的衣服,還要給我阿弟和我家的動物們,賣好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