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上 入太湖義軍會合一(2 / 2)

澤世說出了他的看法:“清軍占據南京之後,隻向南奪取了杭州,兵力並不算很分散。布置於蘇南浙北的滿漢兵力應該不下於十多萬。而義軍……”見眾人都詫異地看著自己,便不說了。不渝知道澤世的意思。如果蘇南的義軍目今隻據守著江陰與嘉定兩個縣城的話,確實已經沒有作出大的作為的可能了。而若繼續率兵相助,隻怕不僅當初的戰略意圖難以實現,而且連皖南義軍也將受到重創。

不渝覺得很沉重。進退兩難,如何抉擇呢?程璧似是看出了不渝的猶豫,苦笑道:“是的,蘇南義軍當時風起雲湧,可兩三個月的時間已經殘破殆盡了。我這次出來請援,雖則懷著滿腔的熱忱,但也不抱多少希望。若各位頭領覺得為難,就算了吧。”

“已經決定了,又怎會反悔?”不渝起身,將雙手被在身後,說道:“您放心。明日起兵,直指江陰。”程璧也起身,向不渝深深一躬。澤世、恒之與周吉各自無話。

次日晨,義師食畢,前進的號令響起,約七千名戰士風塵仆仆地向常州府進發。周吉率右營先行,隔了十來裏即是主力。歸降的將領羅大挺率一千兵士留守廣德。

到了晌午時分,不渝令兵士停下來稍作休整,一麵等探子回來報告消息。不一會,探子回來說道:“我已經行到了宜興縣外,那裏清軍戒備森嚴。聽說還有重兵將要趕去駐守。”不渝點頭,“你下去休息吧。”程璧說道:“我來的時候宜興並沒有什麼兵馬,倒是常州府城與無錫間有著大量清軍。”

“我們在廣德耽擱了幾日,清軍有了動作是自然的。”恒之眉頭緊鎖。從軍以來,恒之也不似以往那麼神采奕奕了,而是常時擰著眉,言語也少了,即如不渝一般。

不渝將南直隸府縣圖鋪開,“江陰在東,我們在西。常州府與無錫我們必然要打破一個才好。相比之下,還是沿著太湖行進,攻破無錫,然後卷旗北上算是上策。”

盛澤世表達了相同的看法,“這是相對來說較好的選擇。不過還是先取下宜興吧。”

次日巳時,周吉率部抵近宜興縣城外。城內清軍也不作龜縮狀,而是主動出來相敵。周吉見到後大喜,怕的就是你們不敢出來呢。當時將兩千人馬布置開。清軍也擺好陣勢,大約也有兩千人馬,兩邊不多說話,一陣鼓響,開始混戰。

周吉不像以往那麼身先士卒,沒命的衝鋒了。不渝有對他說:“你幾乎每戰都受傷。雖然衝鋒在前能夠提升士氣,但倘若有失,整支軍隊都將潰散的。”

周吉暗自琢磨,說的也是。從來衝鋒的都不如指揮的人來的大,我也要適時改變一下了。這不,周吉此時在陣後,大聲督促兵士向前。

兩邊戰了多時,明軍陣線緩緩後移。周吉忍不住了,提叉在手,風風火火的上前。此時清軍大亂,周吉笑道:“見了爺爺來,都怕了。”

清軍可不是怕了他,而是盛澤世率部趕了過來,從側麵輕輕一擊,清軍早亂了。殺散清軍後,周吉直趨城下。不想城門從內打開,走出了不渝與恒之。周吉笑了,“我在外麵死戰,你們倒會趁虛而入。”“不是有盛大哥率部幫你了嘛。”“還是盛大哥夠意思。”

“我們已經在常州府立足了,接下來麵對的困難更大更多。一切以穩字為主。”不渝在當晚的會議上突出一個穩字。澤世不同意,委婉地說道:“兵貴速。穩妥自然好,但現在多停留的話,隻恐陷入包圍。畢竟,除了西麵我們三麵是清軍。”

“快速深入的話補給會不足的。除非打秋風。” 恒之一說,眾人都有些詫異。打秋風即是掠奪百姓的糧食。“我們不是強盜,打什麼秋風。沒吃的,就搶清軍的。”周吉說道。

“不管怎麼樣,明天進軍吧。誰留下來守這宜興?”不渝問。果然沒人答應。“老辦法,從心係大明的降官中選一人留守吧。”這是一個危險的決定,但此時沒有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