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感念爺爺良苦用心
李時深把筷子慢慢擱穩,迎著大家探詢的目光,回憶道:“我記得,你和爹爹出門後,爺爺便把我叫到跟前。他指著外麵對我說,他們去遠後,你馬上帶上人趕往‘秋蒲鎮’。記住,一定要在那兒多買些豬羊和牛肉。”
李辭歸見說,頗為不解地問道:“買那些幹啥用嘛?”李時淵卻是好奇道,“哥,難不成這便是爺爺的驅狼之策?”
“對!這正是爺爺的妙招所在。起初,我也不明白爺爺的用意。”李時深看了看李時淵和兒子說,“當時,心急的我一聽,便和歸兒這時的反應一樣,焦急地說,‘爺爺,都這個時候了,還買那些東西幹啥?’還自作聰明地說,‘我帶人從崖緣下去,把弟弟直接救出來不就行啦?’爺爺卻罵我說,糊塗!那地方連獵人都不敢靠近,你們還想下去?那是狼穴呀,下去還不都得喂狼!他戳著我的腦瓜說,你得學會動腦子。又點撥我說,餓狼惡狠,你得往‘餓’字去想!我經爺爺這麼一點,這才眼前一亮,歡喜地叫道,喔~,爺爺,我明白了,您是要我拿這些去喂狼呀!當時我便興奮地說道,那些狼都吃飽了,就不再想吃人了,哪弟弟不就安全了嗎?記得,我當時弄明白後,高興得是直摽著爺爺胳膊很是佩服地說道,‘哎呀!爺爺,您真是太厲害了!您是真正老道!’”李時深回想著當時的情景,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神情;大家也都會心地笑了。
李時深斂去笑容,並繼續回憶道:“也許是爺爺見我過於高興,便提醒說,你小聲點!他又衝我部署著說,你們出了秋蒲鎮,就直奔東南方向去,大約是二十裏地的路程,哪兒有座‘青掩庵’。我因去過哪,便忙對爺爺說,哪地方我去過。爺爺聽了,高興地說了聲,那太好了。又繼續說道,青掩庵後坡有條穀道,你得找到它。然後,你們沿穀道一直走,大概走五六裏就見一岔口,記住,一定要走山脊的那條。斜插過去,就可上到狼窩溝的崖緣。在那兒,要選好三個投放點,一定要在日落前把肉分批分次地投下,弄完後再原路返回,並趕在天亮前到狼窩溝和你爹會合。說完後,爺爺看著我說,‘都聽清楚了嗎?’我用力的點了下頭說,聽清楚了!”
說著,李時深竟是自個兒嘿嘿的笑了笑說:“當時,我還自作聰明地說道,我再拿些藥摻進去,毒死那些狼。爺爺聽了,卻是笑罵我說,看你又犯傻了不是?你也不想想,那狼可不同狗;機靈著呢。狗會一窩蜂地吃,狼可不會。你隻管照著爺爺說的去做,千萬別自作聰明,把個事給弄砸了!我老實地‘嗯’一聲。心底是無比地佩服爺爺的見多識廣!忽然,我又想到,既然有這樣的好辦法,幹嗎不告訴你和爹呢?”李時淵聽了,便也跟著一旁抱怨道,“就是嘛!害得我一路上總想著會被狼吃了,怕得要死。”
李時深便歪著頭看著弟弟說:“這個呀,你還真不該怨爺爺!”說著,他舉起杯來衝大家提議道,“來,諸位!別光顧著聽我說;咱們喝一個?”大家忙端起杯來一口喝盡,又靜靜地放下杯子,等候著李時深繼續往下說。
然而,李時深放下酒杯後,則是先招呼著大家吃些菜,然後才又說道:“當時,老人家並沒搭理我,而是起身把門拉開,看著外麵仍在哭泣的女人,掩上門後,才回過身來才小聲道,我要說了,你爹和你弟弟還不得樂著出去?又指著外麵說,那黃太醫可一點不傻,要是讓他看出了點破綻,你弟弟可就真沒得救了。”
“哎呀!是我錯怪了爺爺啊!”李時淵頓時愧疚道,並格處敬佩地說,“他老人家的辦事就是周全、穩重!”李時深則是嗬嗬笑道,“是啊,老人家辦事周全、穩重!可他還是沒料到,這半道上卻會殺出了這麼個‘既不是人也不是鬼’的癡水和尚。”大家聞說了,都哈哈地大笑了起來。
李時淵則是笑著接了哥哥的話,又繼續往下說道:“說來,我與癡水和尚分手後,就一直四處漂泊,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我是漂泊了三十多年哪!慢慢地我就不想走了。這人哪,歲數一大,就特別的想家。尤其是後來的七八年裏,我是越發地想念親人、思念故鄉,而且這種念頭是越來越強烈!這或許便是癡水和尚說的‘心有所顧’吧!於是,我就逐年地往家鄉的方向走。沒想到,在芒城遭到了綁架。當時我還以為是被黃太醫的人綁了呢。還好,是蜈蚣山的大寨主吳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