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點點頭,接話道,是難呀!但難也要堅持。他接著問孔子,你是不是想到孔子的艱難曆程了?兩人又在用心靈交流。

孔子聽後苦笑了一下說,此一時彼一時也。那時的人心很亂,功利心也極強,但是好在可塑性強。現在呢?不僅功利心強,而且又經過了兩千年的積澱,既頑固不化,又十分地刁蠻。孔子那時候周遊列國也無非是想推行自己的主張,他自己是自由了,自己也獨立了,但是他的結局卻不太好。這緣於他的路線不太正確,方向好像也不對,而且孔子主要是推行如何治理國家,這跟獨立和自由又沒多大關係。因為說的是自己,孔子說話的語氣明顯緩和了許多,沒有了咄咄逼人的架勢。

高文化接過話說道,說到現代人,讓我想起了一個小品,情節是一個老人倒地了沒人敢扶,又過來一個人看到這個情況,然後掏出手機拍下來發到微博上並且讓別人給他點讚。但是他自己做完這一切也走了。小品當然表現的是一種社會現象。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生活中的我們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我們也會悄悄躲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不求別人的感激,但也不想去找麻煩。這是其一。其二是拍照發微博的人知道這不對,也知道批評,但是你到是去扶一把呀!難道你是局外人嗎?你把自己當誰了呢?這就有點太惡劣了。這種隻知道說別人的不是,卻不知道反觀自己缺點的現象正在慢慢擴散。說起社會的黑暗麵義憤填膺,好像社會上隻有他是最善良、最正確。看到漢奸數他罵得凶,但是日本人再打來的時候,說不定他就是第一個當漢奸的。所以有人說這是正在俏俏興起的一種裝B文化。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對社會、甚至對人類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人人都成了批評家,什麼都沒有一個標準,誰又都是標準。標準亂了套,還怎麼希望正義、善良得到發揚光大?為什麼孔子會被一會兒被捧到天上,一會兒又被重重地摔到地上?一會兒孔子是大聖人,一會兒孔子又變成了萬惡之源?這都是標準不定造成的。所以我要呼喊法律,讓法律成為標準,讓法律成為新時代的天。誰都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包括天王老子。高文化說著說著開始出現了小激動。

孔子聽到高文化說自己,感動的不得了,總算有個現代人出來給自己說句公道話了,他幾乎要熱淚盈眶了。周公接過話說道,小高這次算是說到點子上了,標準要定,標準就是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法律,誰都沒有違背法律而不受製裁的特權。但是這個法該如何產生?又應該從什麼角度來製定這個法也是很重要的。古代也有法,但那是王法,王法是維護王們利益的工具,誰是王誰就不受法律約束,誰就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這種情況是再也不能出現了。怎樣能做到呢?這又是一個關鍵性問題。小高說的對,獨立和自由是基礎。如果不獨立,就要受牽製,受牽製就不自由,不自由就無法保證公權力的落實,仍然會走上有法不依、違法難究的老路上。所以兩個問題都要重視。

周公開口就又說到了問題的實質。過去的教訓已經經曆過了,不走上老路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就能避免得了的,關鍵的問題還是如何在人的心裏建立起法律的不可逾越。高文化接過周公的話說道,周兄說的極是,關鍵問題是人的底線。中國人曆來以權為大、以權為貴,所以形成了權能壓倒一切的固有思維。但是在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水門事件”,兩位老兄應該都會很熟悉吧,那可是權挑戰法以失敗而告終的經典案例。但是在我們中國曆史上卻不可能誕生這樣的案例,原因是什麼呢?權大於法,為什麼會權大於法呢?高文化說到這裏又停住了,他想看看孔兄的反應,孔兄也看著高文化,心說,這小高又要扯到我了。

欲知高文化是不是真的會再提儒家,讓孔子出汗,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