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馬車已來到城門外,隻聽遠處傳來喲喝聲,知天知地知人生,消災避難化吉祥。若有迷途不知歸者,定能解疑惑,釋心病……,保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高文化和禦姬不約而同相互看了看,好像這話就是喊給他們倆聽的一樣。高文化挑起車簾探出頭去向路邊張望,遠遠看見有兩個人正坐在離城門口不遠的地方,麵前一個方桌,方桌旁靠著一杆旗,上寫一幅對聯,“求卜問卦知來生,指點迷津化吉祥”。高文化對禦姬說道,娘子,咱去求上一卦?算是吃顆開心果吧。神情與先前竟截然兩人。
禦姬未曾察覺,隻是覺得怪怪得,來不及多想,答道,就隨相公。
說話間,車已來到近前,高文化讓車夫停車,自己先跳下車,竟然身輕似燕。然後轉身攙扶禦姬也下了車。
兩人相互攙扶著來到桌前,高文化抬頭看,竟然是兩個老頭,一高一矮,高的坐中間,矮的一旁側坐,神情安然,兩目炯炯有神。高文化靈機一動,有似曾相識之感。再看兩位老人也正目不轉睛端詳著他倆,兩眼放光,臉泛慈祥,說不盡的喜愛與欣賞。見來了客人,正麵高個老頭兒手一伸說道,客官請坐,問前程還是討財運?
高文化讓禦姬坐,禦姬不坐,一定要高文化坐。兩人相讓半天,竟爭執不下。一旁的矮個老頭兒急忙起身搬來自己的凳子,兩人這才坐下。矮個老頭兒則站在高個老頭兒的身後。高文化這才說道,一不問前程,二不討財運,隻問走與留,二者選其一。
高個老頭兒手捋胡須,輕聲問道,陽春三月天氣好,青梅竹馬情相牽。走、留各自有路數,不知君前數幾何?說著話,手一伸,請賜數幾枚。
高人過招果然點到為止。高文化手伸向後麵的低個老頭,說道,煩請這位老先生代為賜數。
兩個老頭相互看了看,點了點頭,然後高個老頭手蘸茶水,在桌子上寫下幾個數字:
八九五,三七一,四六七。
高個老頭思忖片刻,兩個老頭又相互看了看,最後高個老頭盯著高文化,一字一頓地說道,天山遁,三月走,火山旅到萬事休。一念一念複一念,念念俱化煙水流。說畢,兩眼盯著高文化一動不動。高文化神情恍惚,醉眼迷離。隻聽高個老頭兒大喝一聲,還不快走!
高文化大叫一聲,一下子爬到了桌子上,嚇得禦姬趕緊起身去扶高文化。這時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雨點驟下。禦姬大喊,相公快起來。
高文化猛然起身,攙起禦姬頭也不回就上了車。命令車夫快走。車夫一看要下大雨,一鞭下去,棗紅馬一聲長嘶拉起車狂奔而去。算卦的兩個老頭兒站在身後相視而笑。
看官大概也都猜出來了,兩個算命老頭其實就是周公和孔子兩位老祖宗。他們離開賽歌會現場,一邊走一邊說著話,最後就決定在高文化和禦姬必經之地——城門口,靜待他們的到來,兩位老祖宗要在這裏截住高文化,讓他再次穿越回去。
兩位老祖宗不是想看看高文化到底有沒有獨立精神嗎?怎麼剛來就要讓他回去?其實老祖宗不是剛來,按照春秋戰國時候的時間,從大雪紛飛的隆冬到春暖花開的三月,高文化已經借楊朱之體呆了四五個月了,這四五個月,高文化形同形屍走肉,精神極度困頓。那他的獨立精神老祖宗怎麼看出來的?其實是高文化越痛苦,就說明他的獨立精神越強大。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引用禦姬的話說就是,種子落在了火堆裏,隻能滅亡,或者稱作浴火重生。楊朱的逃亡是必然,楊朱的理論沒有下文也是命中注定。這樣說還是有些不明不白。可以換個角度來說。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夏姬備受爭議,但是希臘的海倫卻享受著人們的愛戴,以至於風光無限。說起這段,有的人清楚,有的人不太清楚。那就先去看看華納兄弟拍攝的電影《特洛伊》,再去查一查春秋戰國時期的夏姬就會明白了。也讓小可我喝口水,具體情況咱們下回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