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敦敏敦誠義助曹?? 一畫二詩皆為真情(6)(3 / 3)

“你說呢?”曹霑笑著說。

“我若是知道的話,還會問你嗎?”

“實話對你說吧,巧兒姐姐變了,是因為心病好了!”

“是因為心病好了?”李筱滿臉疑雲,“她啥時候得的心病?”

“從她到咱們這‘黃葉村’的家裏,就有了心病。”

“我怎麼一點兒也不知道。再說,我也從來沒聽她說過心口兒疼之類的話呀!”

“她的病不是真正的心上的病,是因為總有放不下的事而落下的心病。”

“她有啥放不下的事?”

“她老是擔心死後得入地獄,而且一直沒法擺脫這個念頭的困擾。”

“她怎麼會有這種念頭?”

“當時我聽她說這話時,也與你一樣驚訝,問她為啥會有這種念頭,她吱唔了好長一會兒,才跟我說出其中的緣由。”

李筱忍不住問道:“她是怎麼說的?”

“她說,當初,她離開咱們家到了尼姑庵後,曾在菩薩像前立過誓,了卻塵緣,一心念佛,若有違背,情願死後被打入地獄。而今,她雖然還了在我娘麵前許的願,但又違背了她在菩薩像前立的誓。因此她,一想起死後得入地獄,就覺得心裏瘮得慌。”

“你是怎麼把她勸好的?”

“我對她說,一則,壓根就沒有什麼地獄,你根本用不著害怕;二則,信佛尊菩薩,靠的是心誠,是多做善事,不一定必須在廟裏或庵中誦經。佛語說:救人一命,如造七級浮屠。你為了幫助我們,不惜忍辱負重,甘願吃苦受累,雖說不是如造七級佛屠,但至少如造五級佛屠,菩薩隻能褒獎你,而決不會責怪你,你為何要自責呢?!”曹霑頓了一下,接著說:

“接下來,我又以《三世因果經》為例對她說:從勸人行善的角度看,這《三世因果經》顯然是好經,但其中的一些話卻難以令人信服;就拿‘無父無母為何因,前世都是打鳥人’這一句來說,難道今生失去父母的人,前世都是打鳥人?沒有前世捕魚的人?沒有前世殺人的人?再說,今生失去父母的人,本來就夠可憐的了,而把這些人的遭遇,莫須有的說成是前世作孽所致,這與菩薩慈悲為懷、普渡天下眾生的宗旨,豈不是大相庭徑?!她聽了我的這些話,雖然嘴上沒有明確表態讚同,但從她的神情看,也沒有反對的意思。”

“如此說來,巧兒姐姐的心病,是你給治好的!”

“也不能這樣說,也許是我歪打正著吧。”

“這個事,你怎麼從沒跟我說過?”

“我這個人的稟性,你又不是不知道,事情過了之後從不放在心上。再說,這幾天,我隻顧想著編排書稿的內容,早把這事給忘得一幹二淨了。不管咋說,巧兒姐姐的心病好了,是好事,你也別再跟她提這事兒。”曹霑仰著臉籲了口氣,“好啦,我得去‘閉門造車’了!”

“你別趕得太緊,得適當的歇歇。”

曹霑說了句“知道”,彎下腰對正在玩布老虎的瑉兒說:“爹要去‘閉門造車’了,你也不笑一笑給爹看看?!”

瑉兒好象沒聽見似的,掂著布老虎的尾巴搖了幾圈,放在炕上,而後往布老虎的頭部打了兩下。

曹霑笑了笑,把瑉兒抱起來放在炕上說:“你既然不想笑,那就讓爹親個寶吧!”他親了瑉兒的額頭、鼻尖、嘴唇,意猶未盡地掀起瑉兒的紅肚兜說:“爹還沒有親夠,還得親親你的肚肚!”

曹霑的嘴剛放在瑉兒的肚肚上,瑉兒“啊”了一聲,翹起的小雞雞“刺”地一泡尿撒到了曹霑的脖子上。

曹霑抬起頭,哈哈笑了兩聲,用手擦著脖子說:“好哇,你小子真夠意思,我親你的肚肚,你用尿洗我的脖子,而且連個招呼都不打!”

李筱忍住了笑,看著曹霑說:“怎麼樣?這下子得勁了吧?!”

“得勁了!熱乎乎的!”曹霑笑嗬嗬地摸著脖子說:“若是再多尿一些,就相當於洗個熱水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