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好了不了相得益彰 敦敏敦誠拜師學詩(6)(2 / 2)

“《彖》中的第四句話: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其意為:天道陰陽二氣的變化,賦予萬物以生命;萬物一旦生成,則又各其純而不相雜的特性。《彖》的第四句話:保合大和,乃利貞。其意為:惟有天地陰陽之大和,方能有益於萬物獲得各自的生命與特性。《彖》中的最後一句話:首出庶物,萬國成寧。其意為:乾天之陽氣是萬物之本原,所以居於萬物之首,猶如一國之君居於民眾之首,從而使天下得到安寧。”

曹霑停了一會兒,看著學童們說:“下麵,大家先自己看書、背書,不明白之處,先作個記號,過一會兒再問。”

學童們開始看書,有的低著頭,有的邊看邊想,有的看幾句後微閉著眼睛默背。

曹霑看著學童們踱了幾步,抬頭看著房頂遐想。

過了約一盞茶的時間,一個學童舉著手幹咳了一聲。

曹霑看了舉手的學童說:“你有何事?”

學童站起來說:“我想請教先生。”

曹霑:“說吧。”

學童:“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其意為何?”

曹霑:“乾乾,上乾終下乾繼之,行事不息之意也;夕者,日之窮也;惕者,懼怕也;厲者,危也。此段話意為:君子每日行事不息,一天到晚時刻警惕發生危難之事,如此方可無過錯。”

一個圓臉、大眼睛、厚嘴唇的學童,看著曹霑舉起右手的時候,故意發出響聲。

曹霑:“你有何事?”

學童站起來說:“我也想請教先生。”

曹霑:“說吧。”

學童:“您知道‘天’的滿語如何說嗎?”

學童們有的看著提問題的學童,有的圓睜著眼睛看著曹霑。

曹霑笑了笑,“阿巴卡。”

學童們有的忍不住“嘖”了一聲,有的笑逐顏開。

學童:“‘地’的滿語如何說?”

曹霑說了句“地是納”,接著說:“你別再問了,我再給大家說幾句,如何?”

學童們齊聲說道:“好!”

“‘花’,是伊爾哈;‘樹’,是海蘭;‘葉’,是阿巴答哈;‘蘿卜’,是木勒薩;‘哥’是阿琿‘弟’是豆,‘妹’是奴恩‘姐’額雲,‘頭’是烏珠‘耳’是山,‘前額’是奔兒婁。”曹霑環顧了學童們一番,板著臉說:“我說得對不對?!”

學童們齊聲說道:“對!”

這時,從外麵傳來幾下清脆的鍾聲。

曹霑說了句“下課”,拿起桌子上的書本,向外走去。

學童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看著曹霑離去,有的漫不經心地合著書本,有一個學童對著提問題的學童做著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