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鬥特使曹?暳⒋蠊? 看演戲楊韜憶英烈(6)(2 / 2)

多爾袞:“汝已食清粟一年,還能自稱明臣嗎?”

左懋第:“汝奪明粟,無理已甚,反說我食清粟,真是可笑之極!”

多爾袞:“你為何殺你的隨員艾大選?”

左懋第:“他身為大明之臣民,而居然不要父母所賜之發,我乃替天行道也!”

多爾袞:“你為何不剃發?”

左懋第:“頭可斷,發不可斷!”

多爾袞:“難道你真的是要發不要頭?”

左懋第:“發之不存,要頭又有何用?!”

多爾袞惱羞成怒,大聲吼道:“我馬上就讓你死,看你怕不怕?!”

左懋第大笑幾聲,“來吧!我到了陰間地府,依然是大明天朝的忠臣!”

左懋第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觀看的人們潸然落淚。

――江陰城樓上,一麵寫著“明”字的軍旗與一麵寫有“守城護發”的大旗,在風雨中飄舞。城樓四周,橫七豎八地躺著兵、民的屍體。

被城中士紳、民眾推舉出的首領閻應元,站在城樓邊沿與兵、民一同推下一塊大石頭,遮蔽清兵攻城的牛皮帳棚“嘭”地一聲爛了一個大洞,兵、民接著往下潑倒燒滾的桐油,投擲火把,攻城的清兵嚎叫著四處逃命。

清將李成棟大怒,令人將南明降將黃蜚、吳誌葵推到城下,二人一齊仰著頭大聲喊道:“江陰故典吏閻應元,你聽著,早點棄城投降,清將重賞!”

閻應元大聲回道:“大明有降將軍,無降典吏!”

清將劉良佐拍馬奔到城下喊道:“區區江陰,寧能久守?你若變計降清,爵位不在良佐之下,請足下三思!”

閻應元冷笑了幾聲,義正詞嚴:“大明養士三百年,不料出汝等侯伯,毫無廉恥,應元猶有心肝,寧為義死,不為利生!”他轉身對兵、民們下令:“放箭!”

火箭齊發,劉良佐急忙舉起盾牌倒退,黃蜚、吳誌葵被火箭射傷,由清兵牽回清營。

此時,清軍剛運到的十尊大炮一齊射向城樓,一發炮彈落到城樓中間,頓時硝煙彌漫,守城兵、民倒下一片。

一隊清兵手舉盾牌,從後門攻入城內;一部分清兵殺入街巷,一部分清兵衝上城樓。

民眾奮力抵抗,有的用鐵鍬、鋤頭與清兵戰鬥,有的赤手空拳與清兵肉搏。

閻應元血流滿麵,戰衣破碎。他射出最後一支箭,麵向金陵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站起來抽出戰刀,揮刀自刎……

――河邊,站著一位一手托缽一手拄杖的老僧。他看著河中漂浮的屍體,流著眼淚歎道:“江陰幾十萬百姓,僅有躲到寺觀塔的五十三人幸存,可見清兵屠城之慘無人道啊!閻典吏以區區微官死守孤城八十日,其忠烈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大明皇帝若是勵精圖治,舉賢任能,官吏若是都像閻典吏一樣忠心衛國護民,江山怎麼會被滿人擄去?!萬千百姓怎麼會蒙受如此災禍?!”

楊韜的回憶,被觀眾的唏噓聲及紛紛站起來的聲音打斷了。

曹霑惋惜地說:“若是晚上不回去,再接著看幾出戲就好了。”

“霑老弟,你不必惋惜,回去後我把我收藏的《桃花扇》拿給你看,說不定比看戲還過癮呢。”

曹霑喜出望外:“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謝謝先生啦!”

楊韜:“不必客氣。”

曹霑、石頭跟隨楊韜走出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