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
福彭一行人馬,依然不快不慢地行進。兩名侍衛並馬走在最前麵,福彭、楊韜並馬緊隨其後,邊行邊談。
曹霑的坐騎與福靖的坐騎,相距約有十米。曹霑時而看看天上的太陽,時而看看遠處的沙漠。
石頭的坐騎離曹霑的坐騎,相距不到五米。石頭仰著臉、眯縫著眼睛,隨著馬的顛簸哼著小曲。
曹霑扭頭叫了聲“石頭”,“你過來一下。”
“是。”石頭拍了一下馬背,趕到曹霑身邊。“霑二爺有何吩咐?”
“你剛才哼的是啥曲兒?”
“我也不知道。”石頭說:“昨天你們去西來寺後,我跟驛站的馬倌學的。”
“還記得詞嗎?”
“記得。”
“說給我聽聽。”
“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上望灰色天,下望戈壁灘。木蘭腳蹬黃河岸,一箭射過嘉峪關;找箭找不著,不找就看見。”
“這曲兒與詞倒是都還可以,不過,你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當著我大表哥的麵唱,明白嗎?”
“明白。”石頭看了曹霑一眼,“那馬倌不但教我唱曲,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什麼故事?”
“駱駝草的故事。他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天神,由於自己愛慕的女子被罰下天庭而甘願同時被罰。當時,西王母為了懲罰他們,將那天神罰為沙漠中的駱駝草,讓他與仙女永世隔絕。可是,變成駱駝草的天神仍然不甘心,說即使我是一棵草,我也為找到她而永世移動。因此,駱駝草沒有根,也不需要水,一直在不停地移動中尋找自己所愛的人,並且走到哪裏就在哪裏留下一片記號,以便讓那女子能發現他的行蹤。”
曹霑點了點頭,接著抬頭看著遠處在心裏感歎道:“沒想到駱駝草也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霑二爺,”石頭看著曹霑說:“西來寺裏麵,有沒有觀音菩薩?”
“有啊!”曹霑笑著說:“怎麼會沒有呢!”
石頭:“寺廟中常供哪些菩薩?”
曹霑:“寺廟中通常供著四大菩薩,有被譽為無上智慧的文殊菩薩,無邊願行的普賢菩薩,無盡孝道的地藏菩薩,無限慈悲的觀音菩薩。”
石頭:“觀音菩薩為啥又叫觀世音?”
曹霑:“佛經說,觀音是無限慈悲的菩薩,千萬億眾生受難,隻要虔誠念誦其名,菩薩即時觀其聲音,皆得解脫,所以名為觀世音。唐朝人因避太宗李世民的字諱,簡稱為觀音菩薩。”
石頭:“和尚常念叨的‘阿彌陀佛’,是啥意思?”
曹霑:“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意思為‘無量壽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又名為‘接引佛’。”
這時,從遠處傳來“哎……嗬……嗨……”的歌聲。
曹霑順著歌聲看去,隻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有幾群雪白的綿羊,羊倌揮著鞭子高聲唱道:
戈壁灘大呦,
好地方;
沒風的時候呦,
我來放羊。
哎……嗬……嗨
我來放羊!
早穿皮襖呦,
午穿紗;
抱著火爐呦,
我吃西瓜。
哎……嗬……嗨
我吃西瓜!
曹霑收回目光,望著天上的白雲,回味著歌中的韻味。
安西縣外三十裏處。上午。
白日當空。
大路兩邊,田野上的玉米隨著微風低吟。
福彭勒了一下韁繩,馬的速度明顯慢了一些。他扭過頭叫了一聲“楊先生”。
楊韜拍了一下馬背,趕了上去。“將軍有何吩咐?”
“這兒離安西縣城,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