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縣驛站:福彭住房外屋。
福彭坐在杌椅上,聚精會神地看著《吳子兵法》。他放下書,微閉著眼睛,用手敲著腿小聲背道:“夫道者,所以反本複始。義者,所以行事立功。謀者,所以遠害近利。要者,所以保業守成。若行不合道,舉不合義,而處大居貴,患必及之。是故聖人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則興,廢之則衰。故成湯討桀而下民喜悅。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舉順天人,故能然矣。”
楊韜在門外輕輕敲了敲門,“將軍,楊韜求見,能進嗎?”
福彭睜開眼睛,“請進。”
楊韜進到屋裏,走到右邊的杌椅邊坐下來。“將軍又在讀書,真是學而不厭啊!”
“哪裏,哪裏,我是臨陣磨槍。”福彭笑著說。“事情辦妥了?”
“辦妥了。”楊韜從衣袋裏掏出兩張紙,用雙手呈遞給福彭,“這是密折草稿,請將軍審定。”
福彭接著紙說:“百姓說知縣卜世仁的事,是否屬實?”
“基本屬實。”
“卜世仁為何能買到‘孝廉’的名譽?”福彭皺著眉頭問。
“周瑜打黃蓋。有人願意買就有人敢賣,反之,有人敢賣就有人願意買。”
“先買‘孝廉’名譽再買官的人,是不是個別現象?”
“應當不是。”
“當初,皇上下旨先讓百姓推舉孝廉,再從孝廉中推舉知縣,本是為了倡導孝廉,改進民俗,推行仁政,改變吏風。”福彭抬頭看了楊韜一眼,“可是,為何一到下麵,就變樣了呢?”
“因為下麵歪嘴和尚多。”
“下麵的和尚,是無意念歪了好經,還是故意把好經念歪?”
“肯定是故意把好經念歪。這些人隻有故意把好經念歪,才好魚肉百姓,謀取私利。”
“這些人戴著皇上賜的頂戴,拿著皇上賜的奉祿,竟然忘本謀私,貪財棄義,簡直是豬狗不如!”
“將軍,知縣卜世仁明天中午的接風宴,您打算如何處置?”
“這種人還是少打交道為好,他設的宴肯定不能吃。我明天吃過早飯就帶著人馬先走,你與天佑、福靖晚一點走,跟知縣說情況有變,我已提前出發,謝謝他的盛情之邀,而後你們再追趕我們。”福彭站起來,背著雙手踱了幾步。“先生,照我們現在的行進速度,何時能到蘭州府?”
“十天左右。”
“你去告訴哈駝,讓他馬上去檢查馬料準備好沒有。”
“是。”楊韜看著福彭說:“將軍若是沒有別的吩咐,我現在就去找哈駝。”
“你去吧。”
楊韜走後,福彭拿著密折草稿走進裏屋的桌子旁邊。他看完密折草稿,拿起筆在硯台裏潤了潤,在密折本上寫道:
定邊大將軍福彭謹奏:恭請寶親王安康!
現將山西保德縣知縣卜世仁買取“孝廉”名譽等情況,稟報如下:
……
福彭放下筆,拿起密折,一字一句地仔細審閱。
甘州府張掖城:西來寺。
福彭一行六人騎著馬來到寺院門前,福彭第一個從馬背上跳下來。
侍衛哈駝先接過福彭遞來的馬韁繩,接著接過楊韜遞來的馬韁繩;隨從牛顏接過曹霑、福靖的馬韁繩,二人一前一後牽著馬向院門左邊的大樹下走去。
住持智藏方丈雙手合十迎了上來,微笑著說:“阿彌陀佛,歡迎將軍光臨,歡迎各位施主光臨。”
福彭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謝謝智藏大師。”
寺院裏鬆柏參天,十分寂靜。
智藏陪同福彭沿著青石小道向前走,眾人在後麵跟隨。
登上石階,進入大殿。智藏陪同福彭向佛像走去,眾人在門邊停住腳步。
坐在佛像左邊敲木魚的和尚,微閉著眼睛;坐在佛像右邊誦經的和尚,全都低垂著頭。
大殿裏,回蕩著清脆的木魚聲與渾厚的誦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