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上 納良謀張青訪賢母(2 / 2)

張青趕緊還禮“老伯母過於誇獎了,本帥自打來到汜水關,就時常聽四方的百姓說起,老伯母甚賢,公明兄侍母至孝,貴母子可稱為母賢子孝。”徐母說:“元帥言過,我母子焉敢當母賢子孝之名,折殺老身了!但不知三位將軍此次前來,為的是何事?”

老太太一發問,徐庶趕緊給張青使了個眼色,那意思是趁熱打鐵吧!張青會意,就說:“老伯母,實不相瞞,我此番前來有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想對您說。老伯母!別看現如今董卓做了一朝國師,掌握天下兵權,這大漢朝看似是歸了老賊,可天怒人怨,他不得人心,早晚終歸敗亡。如今天下十八路英雄齊討董卓,上將千員,大兵百萬,上順天時,下合民意,相信此番必能剪除逆佞,重振漢室!”

說到這兒張青停頓了一下,接著又道“老伯母,如今十八路諸侯兵臨城下,董賊伏誅在即,天下百姓翹首以盼!本帥此次帶領人馬前來收複汜水關。這才在陣前得遇徐將軍,以前對徐將軍早有耳聞,聽說他驍勇無雙,孝敬老母,是位難得的忠孝雙全將。前幾日臨陣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麾下十幾員大將都非公明對手,我十分敬重徐將軍,不忍心力並之,因為我們之間往日無冤,近日無仇,都是為國為民,何必為敵呢?怎奈白般勸說,徐將軍就是不肯,隨後在汜水關積草囤糧,堅守不戰,預阻天下人望,上不得天意,下不符民心!因此我們這才微服前來,麵見伯母……”

張青說到這裏,徐庶又接過話茬兒說到:“請伯母明大義,憐百姓,規勸徐將軍投誠獻關,我家元帥乃是愛將之人,為了不與徐將軍以武為仇,特意下令陣前對敵,不許傷害徐將軍,以表誠意。”

徐母聽罷連連點頭,說:“事情我已經聽明白了,老身我雖在家中,對天下事也略知一二,張國公如此申明大義,專程登門來見,我老婦深感不安。好,我去勸勸我那頑劣之子,投誠獻關,報效天下百姓,國公請放心。”張青一抱拳:“我們多謝老伯母大仁大義,救黎民百姓於水火!張青這裏給您磕頭啦!”老太太趕緊攙起說:“免禮吧!我明日即可動身前往,請諸位放心!”

張青頷首抱拳說:“盡如此老伯母您多保重!我們告辭了,回營敬候您老的佳音喜訊。”“恕不遠送。”書說簡短,婆媳二人送走了張青三人,準備好車輛,即刻啟程一路往東奔汜水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