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虎牢關前攻堅大戰,袁紹手下大將鞠義率領“先登死士營”攻上西關頭,結果遭到了“陷陣營”和“羌零投槍隊”的東西夾擊,縱然以一擋百,也傷亡慘重,此時鞠義是一夫拚命,萬夫莫敵,施展神射技藝,連發了二十八箭,箭箭斃敵!
這時候可把高順給惹火了,心說這小子也太猖狂了,西關城頭豈是你撒野之地,當啷把大棍撩起,上前大喝一聲“賊將著打!”這一下太快、太突然了!大棍橫掃千軍如卷席從身後打來,鞠義忙中出錯,腳踏中空,正踩在兩個城垛中間了,中間是什麼啊?什麼也沒有!踩空了!順著城垛間的缺口就掉下去了,噗通!三丈高的城牆跌下來,任憑你是鋼筋鐵鑄的漢子也受不了哇!萬幸的是鞠義掉下來沒直接摔在地上,城下死屍遍地,掉死人堆兒裏頭了,就這樣也摔得夠嗆,正梁將就覺五腹六髒一翻個兒,眼前頭一發黑,一咬牙,兩隻手一扶地麵兒想起,就沒起來,一口血“噗!”地就噴出來了,登時昏死過去!
城下軍丁趕緊過來,七手八腳給搭回本陣,鞠義這一掉下來可壞嘍!城上敢死隊群龍無首,都成了投槍隊的靶子,高順、雕滇零領著人馬聯合剿殺!“先登死士營”全軍覆沒在城頭!
關上關下散落著屍首和鐵弓,唔。。。大盟主袁紹及各路諸侯在後陣料敵觀戰,無不倒吸了一口冷氣!依著袁紹的本意還要調兵派將繼續往上攻,這會兒各路反王可都不樂意啦!心說從天將破曉一直打到日上三竿,哪家至少也死傷了幾千人馬,虎牢關跟座大山一樣,是巍然不動!自古兩軍交戰,上策伐心,中策伐兵,下策伐城,本來攻城就是沒辦法的辦法,如今拿人堆都堆不上去,這不瞎子打燈籠-白費蠟麼?
眾人互相遞下眼色呼啦一下子全跪倒了,“大帥!不能再打了!虎牢關天險難破,再打下去勢必會造成重大傷亡!容我等回去整軍歇馬,再戰未遲!”
各路反王都要收兵,袁紹可沒轍啦!撤就撤吧,隻是自個的王牌步兵被全殲在關上,心有不甘,其實河北兵強馬壯,袁紹手底下還有一支壓箱底兒的隊伍沒用呢!什麼隊伍啊?就是“金甲大戟士戰團”,這支軍旅中的每一位戰士都是從將校士官中挑選出來的,上陣時候配備金甲重鎧、長刃大鐵戟,縱橫疆場,所向披靡!
“大戟士”的統軍大將乃是“河北四庭柱”裏頭的三號人物,人稱“玉麵風流賽宋玉”“銀鉤無敵美將軍”的張郃張儁乂,掌中一對如意雙鉤,家傳十八趟形鈞,威鎮河北,此人文韜武略相得益彰,不光長相俊美,而且通音樂歌賦,識詩詞雅樂,有著“風調開爽,器彩韶澈”之神韻;因此得了個“賽宋玉”美稱賀號,宋玉也是古時候的一個美男子,張郃的生平咱先在這兒粗略交待一下,等下文再作具體評述。
再說十八路人馬撤軍回寨,一清點人馬,謔!死傷了五萬多人,袁紹命令大軍養乏歇息,休兵三日。
到了三日後這天天明,袁紹這又重新升堂坐帳,召集大夥兒商議對策,眾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說了老半天,誰也沒說到準點子上,也沒整出個好對策來,弄得袁紹哭笑不得,心說自個沒有翻雲之手,更無回天之力。又兼諸侯人心不一,帳中空虛,不見良將,縱有除賊複國之心又有何用!想到這不禁唉!的一聲,長歎抒氣。
正這會兒帳下有人發話了“大帥切莫煩惱!小臣有稟!”袁紹聞聲從帥座上朝下一瞧,嘿!就見從下頭班列中走出來一員倍兒精神的小將軍,平頂身高在八尺左右,生得細腰乍背,雙肩抱攏,頭戴素白緞子武生公子巾,迎麵嵌著一塊美玉,雙垂銀色兒的緞子箭袖袍,上繡祥雲朵朵,團花錦簇;五彩絲鸞帶,素白緞子的中衣,外罩銀粉色兒 的團花大氅!麵如美玉,鳳眉朗目,印堂之上一點朱砂紅痣,又叫“吉祥痣”, 四字闊口,唇紅齒白,年紀看著三十還不到,唇上微微留著一點兒青須。
這麼一個人兒誰看著也愛,袁紹暗歎這員小將不賴呀!嗬嗬一樂,“哦?不知帳下小將軍何人?”
“回大帥!不才末學南陽張青,參拜大帥!”“噢!原來是醫賢名門之後,果然百聞不如一見,快起來,快起來!但不知小英雄有何良策,本帥這裏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