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可是老大的不高興,這最好的,都被別人挑了去。留下的人,還要在保證了農時的基礎上,才能按原先的規製操練。就這,下麵的人還是要時常找他磨嘰。
這在原先挑選的時候,也不是每個人都樂意被選上。雖大部分人立功心切,但人多了,心思也是各異。
黃福就是留下團勇中的一個,他是黃海的一個遠房堂侄,是後來才跟著黃家其他人來山莊的。到了山莊,分了田地,自家很是用心。收成也不錯。兩個孩子,一個1歲,一個八歲,都上了學堂。在黃福的心裏。覺得現在這山莊的日子已經是非常的好了,隻要能守的住,何必去外麵拚生打死。別人建功立業是別人的事,自家守著老婆孩子,雖然沒啥大出息,但起碼沒啥風險,日子也算過的。選拔的時候,給老婆合計,這些心思自家婆娘原先也是讚同的,因此上比武的時候,未免也就不是很盡力。成了留守團用的一員。
可這一個月下來,這黃家婆娘的聽別人老婆誇耀自家男人,看人家老婆那得意的模樣,這話裏話外,都是你家男人不行。一兩無所謂,這時候長了,不斷的受刺激。這心裏未免就有點活動。
等政策頒布了,黃家婆娘一算計,這當了“元從義勇”,家裏啥也不誤,一年可是多有好幾石糧食,還能人前顯擺,掛了牌子,那是明顯的高人一等。至於將來,或許還有諸多的好處。這心裏可是越想越不是滋味。這回了家,可就不斷的埋怨黃福。
黃福平時看見那些選上的兄弟,雖然操練辛苦自家,但在他們留下的人麵前,一個個可是趾高氣揚的很。而黃海、黃石是他堂叔,自覺都是漢王倚重的心腹,而這黃福作為黃家人,正當壯年,此次竟然落選,雖不他什麼,但覺得有點丟了自己的麵子,竟然沒被選上,對他也有點愛答不理的。這黃福又被老婆嘮叨,心裏這個後悔,別提有多大了。但沒臉麵去求自家叔叔,隻能不斷找個機會,在王通哪裏磨嘰,想進“元從義士”。
黃福這原本不願意的,都後了悔。更別那些本來就想進去,但沒被選上的,看了元從義勇的操練和待遇,更是在王通耳邊嘮叨。王通這個別扭呀,心道:“你們好歹都是或多或少是差了點沒選上,我這可是比誰都不差,還被硬按在莊裏,別人都是日夜操練,我卻隻能管著你們莊稼地裏幹活,隔三差五才能集訓一次,你們還嚷嚷,我找誰理去呀。”
不過,抱怨歸抱怨,王通可是不敢對著下屬出來,隻能好言撫慰,告訴大家:“策莊是根據地,將來前方打仗流血,後方生產流汗,一樣的光榮。”
隻是,歸,慢慢的王通也有點壓製不住了,這王通就開始動起了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