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洗活動慢慢停止了,我知道武太後稱帝的時間也漸漸開始接近了。
九月三日這天,三輔的九百餘人來到神都,一齊向武太後上表萬民表,請求武太後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領頭的是一個叫傅遊藝的人,乃是一個九品的合宮主簿,他此次乃是受了武承嗣的命令,煽動三輔的百姓來上萬民表的。
武太後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百姓的請願,讓朝臣們給與這些百姓賞賜,並且減免三輔賦稅三年。而那個傅遊藝被擢升為正七品侍禦史。
第一次的請願被拒絕,這是在我意料中的事,俗話說事不過三,當然要三請這武太後才會答應咯。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四日,朝廷百官和皇親國戚、四夷酋長、和尚、道士,神都百姓六萬多人一齊上表,請太後登基稱帝。
這個時候當了十年的傀儡皇帝李旦十分的尷尬,現在大勢所趨,武太後登基那是遲早的事,自己這個形同虛設的君主也是時候該隱退了。
但是這個勸表應該怎麼上呢。
這可把他難住。
他沒有來找我,因為這個時候我已經病入膏肓了,我已有一個月沒有上朝去了。
不知道上官婉兒和他說了些什麼,第二天李旦上表,說自己是如何的德鮮才寡,不堪大任,恭請他的母後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早正大位。並且懇請武太後將自己改姓武,至於什麼太子的事他提都沒有提。
武太後接到這奏章,依舊沉默,江山易主可是一件大事,若不是三請,她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九月五日,武承嗣聯絡了一些朝臣再一次聯名上表,列舉了大量冠冕堂皇而又令人信服的理由,懇請武太後稱帝。
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有鳳凰自明堂飛入上陽宮,還集右台梧桐樹之上,久之,飛東南去,乃赤雀數萬集朝堂。”
這可是千年不遇的祥瑞啊,昔年鳳鳴岐山,周代商紂,如今鳳凰飛入上陽宮,這不是預示著‘女主當昌’的吉兆嗎?
不過武太後還是不太滿意,因為這些表上少了一個人的,高宗禦弟、洛陽親王李坤的署名。
這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沒他可不行啊。
當著朝臣的麵,武太後說:“諸位愛卿,洛陽王已一月未有上朝,不知道他身體如何?朕真的十分掛念啊!”
上官婉兒說:“太後,奴婢昨日還去探望了王爺,王爺的身體雖已大不如從前了,不過精神依然健碩。”
武太後聽了,麵色沉重,“王弟年事已高,加上如今身染重病,他若隨先皇而去,朕還能依靠誰呢。”
武承嗣道:“太後,以侄兒看來,王爺乃是邪風入體,隻要好好將養。必不會有事的。”
這時一個小太監進殿道:“稟太後,洛陽王李思慧在門外求見。”
李思慧怎麼回去呢?
當然是我讓他去的了。如今天下大局將定,我若不出來說句話,那怎麼行呢。
李思慧身穿官服,手持玉圭走上殿來。
“臣洛陽王李思慧拜見太後!太後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太後道:“思慧快快起來!你上朝是不是你父王他……”
李思慧道:“太後不必擔心,家父無事。此次家父命臣來,乃是上表一書,請太後順應民情,早日登基,以保社稷安定。”
武太後一聽,喜上眉梢,“快快呈上!”
李思慧從懷裏拿出奏表,遞到上官婉兒手中。
其實我在奏表隻寫了八個字,‘時機已到,當登大位!’
武太後看完,點點頭,說:“好!真是朕的知心人!好!應皇帝及群臣之請,正大位以為萬民之主!與九月九日,行登基儀式。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盧婉玉為了照顧我又再次病倒了,這次的病情比上次更加的嚴重,水米不進。
我坐在床沿,用我粗糙的手撫摸著她的臉頰,“婉玉!婉玉!你聽見了嗎?”
盧婉玉緩緩睜開眼睛,虛弱的說:“夫君,為了妾身,你看你如今病體纏身,真是妾身的不是!”
“咳咳!婉玉,你我夫妻數十年怎麼還說這樣的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錦蘭站在我身後,說:“姐姐,太醫說你不過是疲勞過度而已,你不會有事的!我叫思玲給你燉了人參,你等一下!”
盧婉玉說:“謝謝!妹妹,我走後,夫君就拜托你照顧了!”
我說:“傻話!我不許你這樣說!你不會有事的!咳咳!”
盧婉玉說:“夫君,你身體不適,還是先去休息吧!”
我笑了笑,說:“沒事的!明日是九月初九,乃是太後登基之日,我還要前去觀禮呢。我沒什麼!咳咳!”
王錦蘭說:“你看你咳成這個樣子,還觀什麼禮啊!還是在家好好休息吧!”
我搖搖頭,說:“我沒什麼事!我今天喝了藥,明天就沒事兒了!婉玉,你好好休息。”
盧婉玉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