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地理特殊,擔任這樣的角色正合適。
隻要清河能夠在自己挖出寶藏來之前,令女真無法輕舉妄動就成了。當然如果能夠牽製到他集結大軍完畢之後就更加理想了。當然這種把清河駐軍當作消耗品的想法是不能太過明著說的,所以楊鎬說的時候還是經過了一番粉飾。
“諸位將軍,現如今遼東軍力無法完成對建州叛匪的進剿。若要取勝,隻有等待關內的援軍出關。在此之前,各位需得力保現有的城池不失。隻不過,一味的退守避戰隻會助長叛匪的囂張氣焰,官軍必須有所行動才可自保。昔日三國蜀弱魏強,諸葛武侯尚敢六伐中原,行的便是以攻代守之法,若是蜀漢一味退守,則早為曹魏所滅。如今遼東局勢也是如此,若要活命,隻有拚個死中求活。”
楊鎬以前也是在軍中待過很長時間,知道這些邊軍將領說話喜歡直來直去,要想博得他們的好感,幹脆也像他們那樣用大白話幹脆直白的表明自己的意思。
“鴉鶻關地勢險要,乃是天險中的天險,此等要隘掌握於大明手中,正是老天爺賜給咱們的一道屏障。我意便在這鴉鶻關駐下一支兵馬,擺出時時準備進攻的樣子,但是卻不輕易出兵,暗中深溝高壘。建州老寨距此如此之近,建虜為了防備來自鴉鶻關的襲擊,必定會時時防備,無暇出兵他顧。”
楊鎬的戰術平心而論確實有幾分道理。嶽翔剛才也猜出了六七分,他看到鴉鶻關的地形時也驚歎於此地的險要。
此地有大路通清河,後勤支援應該不難,太子河葦子峪附近有條小河支流分叉北上,在距離鴉鶻關西麵大約三裏的地方流過,水源也不是問題。若能在此駐紮下一支精兵,配以精良裝備,選拔得力將領統帶,就算努爾哈赤帶兵前來叩關,明軍憑借關牆地形也能層層阻擊,還有清河之兵作為後援呼應,純打防禦戰的話,明軍未必是好捏的軟柿子。
若是女真兵不來,大可大造聲勢,幾萬十幾萬大軍隨便誇張,擺出隨時進攻的架勢,也確實能起到一定的震懾牽製作用。
但是現在哪裏來的兵往鴉鶻關調動,各城的兵馬自保都不夠。況且要形成實質性的戰鬥力量,少了不行,最少最少也要來個萬把人。楊鎬此計雖好,但是卻是不切實際。
其餘的眾將不明內情,一聽楊鎬說的戰略確實有道理,頓時馬屁如潮,大讚經略大人神機妙算,魏朝和李進忠乃是太監,對軍事是外行,也插不上嘴。楊鎬越發得意,深覺得自己今天來鴉鶻關視察是來的對了,無意中竟然給他發覺了這樣一著妙計。
“撫帥所言之計確是妙計,然而正如撫帥所言,鴉鶻關地處要津,若在此駐下大軍,必定會對建虜造成直接的致命威脅。努爾哈赤有此眼中釘,必定無暇他顧。但是換個說法,建虜若要他顧,必定會先排除此處威脅。倘若建虜率眾來攻,如之奈何?”
嶽翔又冒了出來,他覺的楊鎬此人用意頗耐人尋味,他本身無兵可調,卻又說得這般胸有成竹,到底是打的什麽餿主意。難不成……嶽翔想到了一個非常糟糕的可能性,於是想向楊鎬問個明白。
“嗬嗬,嶽將軍乃是沙場勇將,與建州叛匪交戰多次,如何問得這般簡單的問題。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有此而已。女真所善者,與蒙古騎兵無二,無非騎射而已。他有強弓快箭,我們大明也有火器大炮,本帥就不信這火炮打蒙古人能打得,打女真人便打不得?況且這鴉鶻關也不是大漠草原,適合騎兵奔馳追逐。建虜騎兵的戰馬再快,也未必能爬牆攀岩吧。”
講到這裏,楊鎬哈哈大笑,其餘的人也跟著湊趣笑了幾聲。
嶽翔皺著眉頭,等他笑完了,方才說道:“撫帥所言甚是,然而據下官所見所聞,那建州八旗卻與蒙古人有所區別。蒙古人乃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然而這女真人雖也遊牧射獵,但是也和漢人一樣,擇土地耕種,並非是完全的遊牧騎兵,必要時步騎皆可上陣。況且山地作戰,對其產生的影響也並不大。這些都是下官親眼所見,絕無虛言,請撫帥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