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初心不變(1 / 2)

當晚,慕容卿和蔣季元喝了個嘧啶大醉,確切來說,醉的人隻有蔣季元而已。慕容卿微醺,聽著他吟詩作對,懷古傷今。

有道是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

慕容卿給足了銀兩,讓秦樓的人送蔣季元回去。自己則提著兩壺酒,踱步回都虞候府。

北宋民風開放,雖然宵禁早有,但路上來來往往還是時常能看到人。此時扶柳依依,秦樓楚館相爭輝,讓人流連忘步。

慕容卿看著遠處,藏於深山之中的菩提寺,心思微動,腳步不由得拐了彎。

到達菩提寺的時候,已經是夜深花睡去。慕容卿輕功一提,進入寺內,循著記憶去了後院。

後院滿庭寂靜,月光揮灑而下,隻有孤影獨行。桃花依舊林立,卻是枯骨寒枝,不見團簇。慕容卿拿出一直隨身攜帶的錦囊,眼前似乎回到了當初桃花林中初相遇的場景。

他挑了一處坐下,將其中一壺酒放在地上,執著另一壺獨飲。

本朝大文豪範仲淹曾在《蘇幕遮·懷舊》寫過一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慕容卿以往讀起隻覺得誇張矯情,如今方才知道,字字寫實,甚至還覺得不夠。

對程紫英,他不是沒想過放棄。隻是“除卻巫山不是雲”,無論他如何做,終究隻是更加明白她無人能取代。

初入宮相見,他一心盼她出宮,嫁予平常人家,相夫教子,一世安穩。

後聽聞她出宮,心中苦澀,隻能強忍不去打聽任何消息來控製自己,卻是差點釀成大錯。

如今她要嫁入天家,思及此,便是連一眼都不敢見。因為他自己,亦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事來。

慕容卿仰頭,將酒倒入喉中,想醉,卻偏偏是千杯不醉。

慕容卿抽出腰間的“七星刀”,一時刀光劍影,人刀不分。最終還是刀鳴聲引來了菩提寺巡夜的和尚。

“施主,莫要傷及花草!”

慕容卿收回“七星刀”,一時間刀芒盡消,煞氣不在,桃林恢複平靜。和尚鬆了口氣,從刀氣就能感覺出對方必定是曾殺人無數,隻要不是想屠寺,一切都好商量。

“施主可是有什麼煩惱?”否則大半夜的,擾人清靜做什麼。

慕容卿慚愧道:“抱歉,是在下打擾大師靜修了。”

和尚聽他說話溫雅有禮,也就徹底放下心了,看來這人還是講理的,“施主這邊請。”

“不知慧明方丈可在?”

“方丈今夜正好守夜,貧僧可以替施主問問。”

“有勞大師。”

和尚行了一禮,去見方丈。不一會兒,慕容卿就見和尚回來,請他去見方丈。慕容卿推門進去,恭敬地行了一禮,“打擾方丈。”

慕容卿不見慧明回答,抬頭,就見慧明正在打瞌睡。

慕容卿:“……”

叫了兩聲之後,總算將人叫醒。慧明方丈已經任菩提寺方丈二十餘載,菩提寺香火時好時壞,斷斷續續,跟他為人有莫大關係。

慧明如今已經年近七十,看了慕容卿好一會兒,才認出他來道:“原來是施主,別來無恙。”

“方丈可還記得在下三年前相托的事。”

慧明雙手合十站起來道:“施主請隨我來。”

慕容卿跟著慧明方丈繞到後堂,黃色的幕簾掀開,香案上,是密密麻麻的牌位。上頭無一不是寫著“慕容氏……”

慧明方丈道:“施主請便。貧僧就在外麵。”

慕容卿控製著情緒,“多謝方丈。”

慧明方丈離開,獨留慕容卿一人在裏頭。

三年前,自從知道慕容家冤死的真相後,慕容卿就托菩提寺的慧明方丈為慕容一族上下超度。

牌位上,不止有慕容家近兩百口人,還有數萬名冤死的將士。

這三年來,每年初一十五,菩提寺都會為這些人誦經超度。隻是除了慧明方丈外,沒有人知道超度的對象是誰。

慕容卿在團蒲上跪下,鄭重的磕了三個頭。

他雙眸大睜,發紅,聲音清朗,“慕容氏不肖子孫慕容卿拜見列祖列宗。今日,青遠還要向數萬將士請罪……”

慧明方丈在外麵睡了一大覺,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可是慕容卿還沒有從裏頭出來。

慧明方丈起初以為他走了,看了一眼,才發現人依舊跪在裏頭。

慧明方丈搖了搖頭,誦經片刻,房間慕容卿從裏頭出來,“方丈。”

慧明見他雖然一夜未睡,但眉目清朗,沒有昨夜的混沌,“所謂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則萬物皆不變。施主悟性極高,望能守住初心,便是功德一件。”

慧明方丈亦看出慕容卿一生殺戮極重,且文武雙絕,若是能從善便是世人之幸;若是遁入惡修羅,則恐怕要塗炭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