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電腦寫作,上一次拿起筆竟然會不知所措,無從下筆。人的確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動物,會因為周遭的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身,以達到和諧目的。偶爾涉及到紙筆的,也不過是歪歪斜斜地記一些數字,都快忘記漢字是怎麼寫的了。
最近不知道是因為天氣的緣故還是其它什麼的,小說一直沒有動筆再寫,不是想不出情節,而是不知道要怎麼連貫想出的情節。所以就一直荒廢著。終日枯坐在家裏,對著電腦發呆,以往是多麼渴望假期,可真的到放假了,玩了幾天,新鮮期一過也就不知道要幹嘛了,就這樣一直渾渾噩噩,無所事事著。有時候想出去透透氣,也會被灼熱的陽光給逼回來,又繼續茫然。
沒有寫小說的時候一直在看《鬥魚》,個人認為還是蠻好看的。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好壞與年代並無關係,可有些人就偏偏喜歡拿這個來說話。按照這樣的邏輯,音樂也應該是如此,所以,在升旗儀式的時候也就不要再放《義勇軍進行曲》了,多老的歌啊,是不?換一首吧,換個新的。盡管,從劇情以及電視劇質量來看《鬥魚》的確沒什麼很大的欣賞性,但這畢竟也是曾經紅透台灣的電視劇,從娛樂性來說,算是成功的。至少它能抓住大多數人的胃口。反觀當下的許多電視劇或者電影,有些太強調內涵,動不動就由主角說一大堆哲理給觀眾聽;有些規模宏大,但拿掉華麗的場麵,剩下的,恐怕也隻有赤裸裸的肉體了,連條內褲都沒有。在中國,我們總是很喜歡把戰爭片拍成文藝片,把文藝片拍成商業片。有時候倒是覺得,往往粗糙的東西,更能成為一麵鏡子。
《鬥魚》裏我最喜歡的是單子。此人十分講義氣,與兄弟同時愛上一個人,但他卻選擇了緘口不言,選擇看著她幸福,一直在她身旁默默守護,甚至為了她入獄。
其實這部片子不僅僅是一部愛情片,更多的是紀錄片。講述的是三個小混混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黑社會,又如何一步一步成為黑社會老大的故事。於是,在這中間穿插著愛情,不同世界的人相愛了結果會如何呢?一方不斷地要求,另一方不斷地退步,向這個社會妥協。盡管如此,兩個人依舊逃不脫既定的宿命。
飛鳥和魚相愛了,他們不顧一切的想要在一起,可是,無論哪一方脫離了原本屬於自己的世界,他都會走向滅亡。這是電視劇最常用的套路。但凡言情片,總逃脫不了往惡俗的發展。
故事的最後,於皓死了。
的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鬥魚Ⅱ》說的是單子入獄的這幾年發生的事,所以他並沒有出場。一位警察被指派到去A臥底,而A卻派他到B臥底,A,B屬於同一個幫派,但不和。於是他徘徊在黑道與白道之間,漸漸迷失了自己。所謂白道不擇手段地利用他為自己辦事,甚至隱瞞了很多事,但是所謂黑道卻讓他明白什麼是兄弟情義。他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最後被他妹妹誤殺,以最好的方式結束。
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現實中的警察是否也同電視劇裏的一樣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呢?拋出這個疑問的同時,我就察覺到了自己問的有些多餘。可到底什麼是正義呢?當我拚出“正義”二字的時候,首先出來的是爭議,而後才是正義,所以,由此看來,正義也是有很多爭議的,其標準並不明確。
可那些始終都是別人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一如既往,一成不變。想太多未必是件好事,但也不見得就是壞事,視情況而定吧!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看別人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偶爾對社會抱怨,盡管改變不了什麼,但這是一種需要。我們需要時常能夠批判一下社會以慰藉枯燥的內心。或許,當全部國人都有這樣一種需要時,那些在現在看來改變不了的事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