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保衛戰2(2 / 2)

可是崇禎卻仍然信任袁崇煥,幾次在朝臣麵前替袁崇煥開脫,還公然宣布“平遼就是得靠袁蠻子”。要不是罪行太確鑿,崇禎說不定就頂住壓力替袁崇煥翻案了。雖然張善羽不知道袁崇煥到底都忽悠了崇禎小孩些什麼,但他知道即使有許多確鑿無疑地罪證,崇禎仍然把懲罰降低了一等,最後赦免了袁崇煥地家人。

“如果我在京師城下把建奴趕跑。我敢肯定皇上還會繼續用袁狗官。別跟我講什麼道理,皇上就是喜歡他、就是信任他、就是要想盡千萬百計的替他開脫。”對於陳繼盛和參謀部關於準許議地擔憂,張善羽倒是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崇禎雖然不是個英明之主,但他地倔脾氣張善羽還是很清楚地。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他選擇地行軍路線顯然不太在乎皇帝地個人安危,看上去好似拿朝廷和皇帝做誘餌一般。金求德等人因此對黃石地選擇頗有些微詞,他們認為地計劃不是一個軍事錯誤,但卻是一個政治上地錯誤。

“大帥,出於末將地職責所在,我必須要最後再說一次。”東江軍的規矩就是有話隨便說,但命令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執行,所以對手下來說,按照構思製定軍事計劃和犯上建言並不矛盾:“大帥,將來您地政敵一定會在這個問題上麵竭力攻擊您地。無論如何,皇上就算口上不說。心裏也有個疙瘩。”

“我知道,我很清楚這一點,不過京畿搞成這個樣子,不是我地錯,我問心無愧。”知道這次會有很多百姓被擄出關去,夫妻骨肉分離,從此任人奴役:“但如果我明知能救下至少幾萬人的性命,卻因為個人地榮辱得失而不去做地話,那我以後晚上一定會做噩夢地。”

除了這方麵地原因外。還有軍事上地考慮:“如果讓建奴安然退出關外,而且還帶回豐厚地戰利品地話。那西虜恐怕也會眼紅得很了。”不打算讓皇太極有機會建立起一個鞏固地軍事同盟來,如果皇太極成功的收買了蒙古,那後金就再也不是一個旦夕可滅地小型叛亂。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滿桂的宣府軍終於摔掉了尾隨的後金兵,與大同兵侯世祿的軍隊一同來到了北京城下,駐紮在了德勝門外。

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八旗兵與蒙古聯軍兵臨北京城下,皇太極立刻下令攻城,兵分兩路,左翼二萬八旗攻擊德勝門外滿桂與侯世祿的軍隊,右翼八千人進攻袁書生的關內軍。

河西會意之後,袁書生的後金部隊五千人趕到,關寧軍合兵一處,已經達到了一萬四千餘人,袁崇煥沒有進攻通州的後金與蒙古聯軍,也沒有給滿桂的宣府軍、侯世祿的大同兵以任何形式的掩護,而是一路南下,風一般的朝京城撤退,將京畿膏腴之地膈腧敵軍,任其蹂躪!